世界典范!北三縣納入!副中心加速布局
副中心加速布局
(資料圖)
北三縣納入
打造世界智慧城市發展典范
在近日播出的“副中心規劃建設七周年系列節目”中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已成為全市唯一入選全國首批智能建造的試點城市,到2025年,將被打造為世界智慧城市發展典范。
今年3月,《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十四五”時期智慧城市規劃》亮相,智慧城市在副中心加速布局。
目前副中心瞄準“數字+治理”“數字+生活”等六大規劃目標,全面啟動28項標桿示范項目。其中,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將實現“數字+融合”建設。
《副中心會客廳》副中心規劃建設七周年系列節目
中心城、副中心、北三縣多元合作
打造 “智慧共同體”
副中心構建的智慧城市是以互聯網、物聯網、5G網絡、無線網為基礎,以云計算等為依托,以智慧技術高度集成、智慧產業高端發展、智慧服務高效便民為主要特征的城市發展新模式。
據介紹,副中心將以“數字+融合”帶動2183平方公里區域范圍內的北三縣一體化協同發展,深化副中心與北三縣協同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強數據中心和算力資源的協同布局。同時,副中心率先建立政務數據資源目錄體系,將推進三地對政務數據資源實行清單管理,建立數據資源管理體系,推動公共數據資源的統一匯聚和集中開放。
打通與北京主城區及其他地區交通信息的交互通道,還可實現京津冀區域交通信息的融合聯通。比如加快部署智能前端感知設備,提升交通態勢感知能力,推進區域交通數據共享和交通大數據分析,可快速識別具有長期通勤需求的人群,提供綠色通道等快速通行服務,實現一卡暢行、一碼通行。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中心投用后,一體化交通服務能力即可輻射至北三縣。
北三縣進京跨省公交已納入區域調度 北京公交燕郊區域智能調度中心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探索與廊坊、武清等周邊城市的環保業務協同,加強重污染天氣預警會商和應急聯動,建立健全跨界河湖生態保護聯動機制和水環境污染聯合處置機制,打造京津冀生態環境共建共享示范區。
如今副中心已建立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推動北京3798個政務服務事項在津冀9個屬地政務服務大廳實現“跨區可辦”“跨省可辦”,推動高頻服務“跨省通辦”,逐步實現京津冀三地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立足建立京津冀聯動機制,中心城、副中心、北三縣在政務、交通、生態、產業、公共服務等領域開展多元合作、拓展協同發展新途徑,帶動京津冀產城融合發展,形成職住平衡的新型智慧城市產業生態圈,打造京津冀“智慧共同體”。
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規劃 ,與北三縣“數字+融合”的實現將讓一體化協同變得更加智慧智能以及便捷。對于基礎相對薄弱的北三縣來說,可以盡快完成城市的信息化建設,帶動產業發展升級,拉動經濟增長。
近年來,廊坊市也在不斷與通州區加強溝通對接,推動北三縣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笆奈濉逼陂g,北三縣將重點推進高端服務業數字化轉型,以智慧化城市服務、數字文旅、數字文創、數字康養為重點,打造京津冀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示范區,加快建設“科創燕郊、智造三河、商務大廠、文旅香河”。
信息參考:北京通州發布,轉自燕郊在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