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
核心觀點:當前失業率存在三個結構特征。即,小城市失業率低于大城市。25-59歲就業主體人群失業率低于16-24 歲青年人群失業率。農民工失業率低于全國整體失業率。從這些結構特征來看,“消費下沉”的邏輯或仍會繼續演繹。即中低收入者的消費、中低端商品的消費、中小城市的消費今年可能更好。
【資料圖】
一、失業率如何統計?
首先明確定義,即什么是失業率?什么是就業人口、失業人口、經濟活動人口?其次,進行抽樣調查,哪些人會被納入調查?最后,評估調查結果的置信區間。根據統計局介紹,“按現有抽樣設計,在 90% 的置信度下,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的相對誤差在 2% 以內,即如果推算的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則真實失業率有 90% 的把握在 4.9%-5.1% 之間。”
二、當前失業率的三個結構特征
(一)分地區看:小城市失業率< 大城市失業率比較兩個數據,31 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與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 月,31 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為5.5%,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大城市失業率高于全國整體,意味著,大城市失業率高于小城市。
31 個大城市有多少城鎮就業人口?根據《2020 年城市統計年鑒》,31 個大城市城鎮就業總人口匯總數是1.3 億人,全國城鎮就業總人口匯總數是3.9 億人,占比在33.4%。這意味著,小城市就業人口要多于大城市。(注:該年鑒上部分城市有數據缺失,匯總的全國數可能低估全國城鎮就業總人口。)(二)分年齡段看:25~59 歲失業率< 16~24 歲失業率5 月,16~24 歲青年失業率繼續上行,達20.8%,比上月高0.4%。5 月,25~59歲就業主體人群達4.1%,為有調查數據以來的最低水平。
青年就業人口有多少?根據6 月15 日統計局的發言,“16~24 歲青年人總量大概有9600 多萬,其中很多是在校學生,未真正進入到勞動力市場,進入到勞動力市場尋找工作的有3300 多萬,這3300 多萬當中有2600 多萬已經找到工作,大概有600 多萬目前還在尋找工作。”
青年就業人口占全國比重有多少?約在5.7%左右,比重并不高。如果算上失業,青年經濟活動人口占全國比重有多少?約為4.2%左右。
(三)分群體看:農民工失業率 < 本地戶籍、外來城鎮戶籍失業率5 月,城鎮外來農業戶籍(注:即農民工)調查失業率為4.9%,比上月下降0.2%。
城鎮外來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4%,與上月持平。本地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1%,與4 月及3 月持平。
根據6 月15 日統計局的發言,“從國際上看,非農就業更受關注,從我國情況看,農民工是我國一支重要的就業大軍,農民工絕大多數都是在城鎮地區非農就業,是統計到城鎮調查失業率中的。農民工返鄉的影響在城鎮調查失業率中也有體現。(農民工失業率)連續3 個月下降,農民工就業總體向好?!?/p>
農民工有多少人?農民工就業占城鎮就業比重有多少?
每周經濟觀察:
景氣向上:1)水泥發運率增幅繼續回升。2)韓國6 月前10 日出口轉正。3)地鐵客運量本周小幅回升。4)螺紋價格持續反彈。
景氣向下:1)華創宏觀WEI 指數連續7 周回落。2)汽車零售增速轉負。3)商品房銷售繼續走弱。
風險提示:失業率上行超預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