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陳強
7月6日上午,城市副中心舉辦“科技創新人才建功副中心”新聞發布會,5位來自副中心建設一線的科技尖兵、創新人才代表,分享了他們與副中心的故事。
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綠心“三大建筑”、東六環入地改造項目等一批氣勢恢宏的“超級工程”,勾勒出了副中心未來的城市圖景。來到發布會現場的5位科技創新人才代表中,有3位是“超級工程”的建設者。
北京城建集團建筑工程總承包部副總經理、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02標段項目經理李金和,參與的是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這項“超級工程”在地下40米深的基坑內建造,毗鄰北運河,周邊道路、建筑物、鐵路、市政管線密布。為了攻克止水沉降問題,李金和帶領團隊創新應用了“T”型地連墻、“蓋挖逆作”等施工工藝。目前,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即將開始“京帆”屋蓋建設。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西北角,“三大建筑”已經亮出美觀的外立面。其中建筑體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是劇院項目。北京建工集團城市副中心劇院項目總工程師付雅娣說,這項“超級工程”涉及聲學、燈光音響、舞臺機械等60多個專業系統、30多個學科門類。為了避免機電設備運轉影響劇院的聲學效果,她帶隊編寫了建筑版的“查重軟件”,只要導入聲學參數和機電設備排布方案,就可以由軟件模擬“巡線”,交叉比對,一番排查,即可找到所有“越線”節點部位。
東六環入地改造項目是一個在地面上看不見的“超級工程”。中鐵十四局的“90后”孫長松,是項目部的盾構經理,也是盾構機駕駛員隊伍的負責人。兩年多來,國產最大直徑的泥水平衡盾構機“京華號”成功攻克了55個地上風險源,完成7336米地下穿越,地層沉降始終控制在毫米級,創造了國內同類型工程施工新紀錄、業內最快開挖紀錄?!澳軌騾⑴c這么重大的工程建設,我深感榮幸?!睂O長松說,“京華號”在行業內首次應用了超大直徑盾構同步雙液注漿工藝,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
文化旅游是副中心產業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開園近兩年的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是副中心的文旅“金名片”。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設計院副院長張慶利,是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項目總體規劃及設計負責人,他帶領團隊運用國際先進理念和技術,將科技、人文、智慧、綠色、低碳設計貫穿始終,成功打造“功夫熊貓”主題IP,在副中心建設一線鍛造出了一支具有國際水準的創意設計團隊。
5位副中心科技創新人才代表中,還有一位學生。她叫張曉恬,是中國農業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也是通州區永樂店鎮西槐莊村科技小院的院長?!霸诳萍夹≡海覀兗仁菍W生,也是農民、銷售員、宣傳員?!睆垥蕴裾f,通過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利用互聯網“直播帶貨”等方式,西槐莊村的集體收入已經從2020年的11萬元增長到了2022年的70萬元。
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胡九龍表示,在城市副中心,堅持創新驅動、尊重科技、尊重人才,充分發揮科技尖兵在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經成為一條重要的原則和經驗?!艾F在的副中心是一片建設的熱土,是施展才華的舞臺,我們誠摯歡迎社會各界優秀人才來副中心創新創業,也由衷地感謝各行各業建設者在副中心高質量發展中所做出的貢獻。”胡九龍說。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