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歐陽軍
遺精
(相關資料圖)
是中西醫共有的病名,泛指在非性交或非手淫情況下發生的射精。中醫學將遺精和滑精分別而論,即有夢而遺者為遺精,無夢而遺或見色流精者為滑精;其實兩者并無本質區別。
遺精有生理、病理之分。據統計80%以上的青春期后未婚男青年均有遺精,所謂“精滿自溢”,屬生理現象。只有過度頻繁出現遺精,或伴隨某些性功能改變及神經精神癥狀者,才屬于病理現象。為了區別,有人提出生理現象為遺精,病理現象為“遺精癥”。
遺精會傷元氣嗎?
中醫理論強調精、氣、神的重要性。特別是元精,它是運行于體內的人體生存的物質基礎。但是從陰莖排出體外的“精液”決不是“元精”。有人將兩者混為一談,從而產生了“一滴精液十滴血”的錯誤概念,誤認為“遺精傷元氣”。
我們不妨從“精液”組成來看,精液里的精子含量不足1%,其余99%為睪丸的生精小管、附睪、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等腺體分泌出的分泌物混合而成的精漿,精漿的主要成份是水,還有少量脂防、蛋白質、果糖、乳酸和各種酶,其基本成分都來自血漿。所以,從物質組成上說,精液不存在“一滴精液十滴血”的神奇功能。
遺精,是指無性活動情況下發生的一種射精活動,是成熟男子缺乏正常節律性交條件下調節性功能的生理現象。男子性器官成熟后,睪丸制造的精子和性腺分泌的物質聚集于精系,產生張力,精系張力大,就容易反射性溢出,所以遺精也是一種生理反應,成熟男性遺精是正常現象,這就是俗話說的“精滿自溢”;對身體沒有什么影響,不會傷人元氣。
但是遺精次數過頻,產生自覺癥狀就有病理意義,由于遺精次數個體差異很大,很難以確切的次數作為病理和生理的區別。一般說來,遺精之后,第二天出現頭痛、疲乏、眼痛、腰背酸等癥狀,則需作進一步檢查。
發生遺精的原因有哪些?
遺精原因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提示性器官發育成熟。男子在青春發育期,生殖系統逐新發育成熟,在睪丸、精囊腺、前列腺等附屬性器官內,每時每刻都在產生精液,精液在體內貯存一定時間后,或在體內吸收,或在性刺激、性欲沖動時排出體外,一般青少年性成后,每周發生1~2次遺精是正常現象。
2、缺乏正確的性知識。如受色情影像或文字的刺激,長期思考與性有關的一些問題,經常處于色情沖動中,或有手淫習慣;有的青少年把性沖動時不自主地從尿道流出的一些粘稠液體,實際上是尿道球腺的分泌物,誤認為是遺精;對遺精恐懼、焦慮,久而久之,會產生不良的心理反應,以致睡前精神緊張、不僅遺精,還常導致神經衰弱。
3、生殖器宮局部炎癥的影響。如患包皮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炎癥刺激,容易發生遺精。另外某些慢性病,體質過于虛弱者也會發生遺精。
以上原因第1點屬生理性遺精,中醫學稱之謂“精滿則溢” 外,第2、3點屬于病理性遺精,應采取相應的治療。
遺精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遺精的臨床表現并不復雜,常有以下特點:
1、多見于發育后的青少年男子,中老年偶亦有之,已婚者常繼發于功能性不射精者。
2、遺精的發生與手淫習慣及包皮過長有密切關系。包皮過長及有手淫習慣者常有遺精現象。
3、較常見于夜間睡眠時。
4、未婚青年患本病者,常伴神經衰弱癥狀,思想包袱較重。
5、本病若久病失治,可繼發陽痿、早泄、虛勞、不育等癥。
中醫辨證治療遺精
本病初起多為實證、熱證、或虛實夾雜,日久則以虛證為主,分證如下:
一、濕熱下注型 臨床常遺精經常發生,精液黃稠腥臭;莖中癢痛,尿黃混濁,口干苦且粘,舌紅苔黃膩,脈需數或滑數。
治宜清熱化濕,方用萆薢湯加減:萆薢10克,石葦10克,車前子(包煎)10克,澤瀉10克,龍膽草6克,黃柏6克,木通6克,枝子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7天為一療程。
中成藥可選服:萆薢祛濕丸、龍膽瀉肝片、知柏地黃丸等。
二、肝火偏亢型 臨床常見夢多遺精,煩躁易怒,陽物易舉,見色動情,胸脅不舒,頭昏目眩,小便黃赤,大便干結,舌紅脈弦等癥。
治宜清肝瀉火,方用丹枝逍遙散加減:丹皮10克,山枝子10克,柴胡6克,黃芩10克,白芍10克,生地10克,當歸10克,甘草5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7天為一療程。
中成藥可選服:龍膽瀉肝丸,丹梔逍遙丸、二妙丸等。
三、心腎不交型 臨床常見夢多遺精,心悸心煩,頭暈耳鳴、小便黃少,或有灼熱感,舌紅,脈細數。
治宜養陰清火,交通心腎,方用黃連清心飲加減:黃連3克,生地10克,當歸10克,甘草3克,酸棗仁10克,茯神木10克,遠志10克,黨參10克,蓮須10克,五味子3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7天為一療程。
中成藥可選服:金匱腎氣丸、天王補心丹、淸心丸等。
四、心脾兩虛型 臨床常見遺精頻繁,勞則尤甚,甚則滑精,心悸失眠,面色萎黃,食欲不振,小便滴白,大便溏薄,舌淡薄、脈虛弱或細弱。
治宜補益心脾,方用歸脾湯加減:黨參10克,黃芪10克,山藥15克,茯苓15克、白術10克,當10克,炙甘草3克,龍眼肉10克,蓮子肉10克,芡實10克、遠志10克,木香6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7天為一療程。
中成藥可選服:歸脾丸,人參養榮丸、朱砂安神丸等。
五、腎氣不固型 臨床常見無夢而遺,滑精頻繁,頭昏耳鳴、腰酸膝軟,面色無華,夜尿頻多,形寒自汗,舌淡苔薄,脈沉細。
治宜補腎固澀,方用固腎秘精湯加減:龍骨(先煎)20克,牡蠣(先煎)15克,芡實10克,蓮子10克,五味子6克,金櫻子10克,枸杞子10克,沙苑子10克,菟絲子10克,熟地10克、山萸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7天為一療程。
中成藥可選服:金鎖固精丸,桑螵蛸丸、九味腎氣丸等。
遺精可選擇哪些食療方?
1、蟲草蝦仁粥:冬蟲夏草5克,蝦仁6克,粳米100克,先將冬蟲夏草、蝦仁用豬化油加少許生姜煎炒,粳米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加入冬蟲夏草、蝦仁再煮15分鐘后放入蔥花、食鹽調昧即可食用。此粥味道鮮美,實為補腎固精之佳品。
2、三黃阿膠雞蛋汁:黃連5克、枸杞10克、白芍12克,先將三味藥水煎取汁100毫升,去渣兌入30克阿膠洋化,再用雞蛋1個,取蛋黃入藥汁攪勻頓服,每晚臨睡前服1次,每次30-50毫升。
3、肉蓯蓉粥:肉蓯蓉15克,精羊肉100克,粳米50克。肉蓯蓉加水100毫升,煮爛去渣,精羊肉切片入砂鍋內加水200毫升,先煎數沸,待肉爛后,再加入300毫升,加入粳米,煮至粥濃稠時加入少許蔥姜,再煮片刻停火,蓋緊燜5分鐘即可。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4、核桃雀肉蠶蛹湯:麻雀肉5只、核桃15克、黨參15克、蠶蛹15克,先加把蠶蛹略炒一下,再將洗凈的麻雀肉排在一個湯碗內,然后同蠶蛹、核桃、黨參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少許,燉煮至熟爛即可食用。1日1次,連用3周。
5、炒豬腎片:豬腰子1副,核桃仁30克,蔥、姜各5片。將豬腰子剖開,去臊膜洗凈,切成薄片,鍋內放油燒熱,將腰片煸炒,加入核桃仁、蔥、姜、鹽、醬油等調料翻炒片刻,起鍋前入味精起鍋即成。此方有滋陰補腎之功,適用于遺精、滑精等癥;連服1周有效。
6、冰糖燉金櫻子:金櫻子15克,冰糖60克,放置碗內,加水適量隔水蒸1小時,去渣飲湯。此方有澀精止遺之功;是民間治療遺精、滑精的有效食療方。每日1次,連服10日。
基層風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