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資料圖片)
文 | 汽車像素,作者 | 章洺輝,編輯 | 冒詩陽
定價觸碰百萬元天花板的路特斯路特斯ELETRE,近期與車主“杠上”了。
5月中旬,先有車主列出大量證據,稱路特斯將“試駕車測試車當新車賣”。幾日后,又有車主反饋稱路特斯擅自更改了車尾風道的配色。
問題的根源,出在交付能力上。
Eletre是路特斯的首款量產電動車,新車去年10月底上市,今年3月底開啟交付,目前正在量產爬坡的關鍵階段。
過程并不順利。汽車像素從武漢路特斯工廠獲悉,新車經過四大工藝到質量部時,“每臺車多多少少都能發現問題”,常見問題包括階差、色差等。其中車尾風道造型復雜,涂裝后經常出現色差,拖累生產進度,是調整配色的主要原因。
產線上難以處理的質量瑕疵,嚴重影響路特斯的交付能力。目前武漢路特斯工廠日產量不到50輛,而路特斯的目標是日產80輛。
產線適應不足,急需新品打開市場的路特斯卻等不了。汽車像素獨家獲悉,如今路特斯第二款電動車——一款售價更低的產品,正在進入總裝車間。
01 百萬豪車,栽在涂裝上
5月18日,有車主在社交媒體端發文稱,路特斯在未經商議的情況下,將交付的Eletre車尾兩風道配色改成了黑色。在此之前,Eletre的車尾風道設計上與車身同色。路特斯官方APP上,近幾日中宣稱對顏色調整不滿且準備維權的車主不在少數。
路特斯Eletre官方定價82.8萬至102.8萬元,市場上同價格區間的競品目前僅有保時捷Taycan、比亞迪仰望U8等寥寥幾款。在百萬元價格帶上,車主對細節往往更為考究。
路特斯沒有讓車主的不滿情緒發酵太久。
5月21日,路特斯官方發布《客戶公告函》(附文末),官宣了顏色調整方案,對未能及時與客戶溝通表達了歉意,同時作為補救,將為6月1日前下定的用戶提供兩種選擇——黑色或車身同色。但6月1日后下定的車主,尾部風道顏色將統一采用黑色。
“從4月初開始,路特斯內部已經開始更改車尾風道配色了。”5月22日,武漢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廠車間的一位負責人向汽車像素透露,路特斯“官宣”改配色的時間,實際遠晚于生產部門接到通知的時間,車主接到的是一份滯后的公告函。而改配色的決策,此前的確未通知車主。
無論如何,及時的補救,為路特斯挽回了一定聲譽,但對于突然更改配色的原因,路特斯選擇回避。
上述《客戶公告函》中,路特斯稱“該項調整是為了更好地傳承路特斯品牌的賽道基因,進一步提升尾部風道的視覺張力”。
這并不是主要原因。
“沒換配色之前,尾部風道經常有色差的問題。”武漢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廠涂裝車間的管理者李卓告訴汽車像素,所謂色差,是指車尾風道與車身顏色不符,“色差重就是油漆噴多了,色差輕會微微發白。”
李卓向汽車像素解釋稱,按照要求,路特斯涂裝車間采用4道噴涂、3遍烘干的4C3B工藝,比多數車廠的涂裝多了一道噴涂和一遍烘干。
然而,Eletre的尾部風道的工程結構復雜,涂裝難度本就較高,涂裝工藝與車身其他部位很難一致。路特斯多道的噴涂、烘干步驟設定,更加劇了紕漏的可能性。
車尾風道的色差問題,在質檢環節中“每一輛多多少少都有點”,路特斯的工廠不得不花費大量精力來修復這一問題。
整車出廠前,經過沖壓、焊接、涂裝、總裝四大工藝后到達質量部進行質檢。李卓告訴汽車像素,路特斯的質量部門有六道工序,一般檢測出的問題,會在質量部的最后一道工序中予以修復。然而,車漆的問題,修復起來卻并不容易。
“補噴漆的可能性不大,漆的批次不同,補噴肯定會有微弱色差。”李卓告訴汽車像素,一旦檢測車尾風道有色差,很可能得整車重新噴漆,這嚴重影響了路特斯涂裝車間的效率。風道改色后,涂裝工藝的復雜程度會大大降低。“改成黑色,這個問題沒有了。”
02 “每輛車都能發現問題”
作為路特斯的首款純電產品,Eletre的配色和造型一直是產品的一大賣點,也是產品豪華感的重要來源。
然而,復雜的造型設計,增加了工藝實現的難度。
汽車像素了解到,僅涂裝一個環節上,Eletre便會出現多種問題。部位上,除了車尾風道外,車門和翼子板之間經常出現色差問題。按照路特斯Eletre復雜配色的涂裝要求,黑色、灰色、綠色是高溫漆,紅色、黃色、漸變粉是低溫漆,三款低溫漆相對比較容易出現色差問題。
Eletre諸多配色,圖源路特斯APP
“現在(質量)卡的嚴,很多車都交不出去。”服務于武漢路特斯工廠質量部的工程師馬斌告訴汽車像素,路特斯Eletre的問題不只出現在涂裝,除了色差外,Eletre經常出現的問題還包括破損、磨損、變形、凹坑、麻點、焊點、間隙、階差、飛邊、毛刺、漆面雜質、拋光蠟和拋光痕等多種,到了質量部,“每臺車多多少少都能發現問題。”
在馬斌看來,Eletre的質量問題,在質量部這一最后環節上集中被發現,這背后,一是豪華定位的路特斯對質量要求的嚴,二是路特斯工廠中四大工藝的產線管理能力,還有改善空間。
“很多問題都比較小,一些車廠可能會放過,但路特斯不允許。”馬斌告訴汽車像素,路特斯的高層經常到訪質量部,勉勵該部門的員工,“說能不能交車全靠我們了”。
一面是較高的要求,一面是紕漏百出的四大工藝。
“這么多問題,不是哪一個車間上出來的。”馬斌告訴汽車像素,以近期頻發的一些問題為例,Eletre后保險杠和車尾風道處經常出現階差,所謂“階差”,通常是由于鈑金之間高低不平導致的,問題可能由鈑金環節導致,也可能是出在裝配環節上。其中,鈑金是焊接工藝,裝配是總裝工藝,分屬不同車間,難以規責。
武漢路特斯工廠的一線工人大多在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期間集中到崗,對路特斯的高標準,工人培訓、適應的時間還不足。李卓告訴汽車像素,路特斯產線上,有很多工人來自武漢地區其他整車廠,已形成自己的工作習慣,需要時間來適應。此外,產線上還有很多以“實習生”身份入職尚未畢業的中專生。
良品率上不來,路特斯交車困難。路特斯長沙的一位銷售人員向汽車像素表示,現在提車一般要等3個月左右,在路特斯APP上,一些2022年10月、12月大定的車主,至今沒有提到車。“本來說四月底能提到,現在也沒提到。”5月22日,一位車主稱。
5月中旬,有Eletre車主在各個平臺爆料稱,路特斯將一輛“試駕車”當新車來交付。這位車主列舉出大量證據,稱自己收到的車行駛里程數為140公里,行車記錄儀中有70多條參與試駕活動的視頻,經過了包括麋鹿測試、直線加速等對整車損耗較高的性能測試,并已上過了保險。
目前,這位車主已向湖北省消費者協會投訴,認為路特斯涉嫌銷售欺詐,要求“退一賠三”,共計約386萬元。
對此,路特斯官方暫時保持沉默,目前尚不清楚問題出在哪一個環節上。
“路特斯Eletre都是統一定價,APP線上下單,門店只負責交付。”上述長沙路特斯銷售人員稱,但“交車需要等,我們都在幫客戶想辦法。”
03 路特斯尋找支點
如今,在混動市場上領先的汽車品牌,均在短期內快速成長為新能源行業中的贏家。
“按計劃,現在每天應該達產80輛。”武漢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廠總裝車間的負責人趙飛告訴汽車像素,現狀已遠落后于計劃。
趙飛告訴汽車像素,路特斯Eletre今年最高的日產量為不到50輛,上周的日產量回落至20輛到40輛之間。而到了本周,由于需求、準備新車等原因,總裝車間甚至一度暫停了Eletre的下線步伐。
路特斯產線的狀態,與工藝準備不足有關,也因低迷的銷量導致。
今年3月29日,路特斯宣布Eletre正式在國內開啟交付,首批交付共75輛,對應彼時品牌成立75周年的寓意。然而,隨后幾個月中,路特斯并未再官宣交付量。
為此,汽車像素獨家獲悉,路特斯的下一款主銷純電產品,將在近期進入總裝線試制。與路特斯Eletre近百萬元的售價不同,新車定價預計將下探至50至60萬元。
作為路特斯全面電動化轉型后的首款量產車,路特斯和母公司吉利的高層均對Eletre寄予厚望。
進入電動車市場,吉利曾預期在10年后,路特斯品牌年銷量實現從2021年的1710輛增長至15萬輛,增幅接近100倍。豪言壯語的背后,依賴中國市場完成路特斯品牌的電動化轉型,是關鍵一步。
2017年吉利控股集團收購馬來西亞寶騰汽車,寶騰控股的跑車品牌路特斯一并進入吉利體系。2018年10月,在吉利的主導下,路特斯推出了“Vision80”品牌復興計劃,宣布向全面電動化、智能化轉型。2021年,路特斯集團旗下專門負責電動化、智能化的新公司路特斯科技在武漢正式成立,此次正式交付的Eletre正由路特斯科技推出。
與產品和研發體系一樣,路特斯的市場重心同樣傾向中國。按照目標,未來5年內中國很可能貢獻路特斯全球總銷量的一半。
激進的目標之下,路特斯科技的現狀卻堪憂。
與仍然由海外團隊主導的路特斯傳統跑車業務不同,路特斯科技所主導的電動化、智能化業務,實際高度依賴于吉利集團的賦能,除了車輛的硬件外,路特斯希望將智能化技術作為其產品高端定位的另一項支撐。為此,路特斯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領域投入不菲。
然而,今年4月,一位路特斯員工告訴汽車像素,路特斯的技術部門變動十分頻繁,“一招就是一個團隊,新團隊一進來,舊團隊會被分流。”
眼下,路特斯正需要拿出更多成績來支撐其已經啟動的資本市場計劃。
為獲取更多用于轉型的資金,路特斯正操作在納斯達克借殼上市。今年1月31日,路特斯科技宣布同L Catterton Asia Acquisition Corp (LCAA)達成最終并購協議,預計2023年下半年完成合并。屆時,路特斯科技將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此前估值約為54億美元。
但相比于產品的快速推出,路特斯需拿出更好的辦法,來解決產線工藝暴露出的諸多問題。
(文中李卓、馬斌、趙飛為化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