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全班三十多個學生,花費將近兩萬塊錢。這給孩子傳遞的是什么價值觀?”近日,成都一家長吐槽學校給孩子拍攝畢業照,除了拍攝費,還有午餐費、服裝費等,引發網友熱議。
畢業季到來,拍攝畢業照是“保留節目”。比起過去那種大家排排坐、笑呵呵的合影,如今很多畢業照精致得不是一星半點兒,航拍視角、花樣造型、多變服裝,滿滿的大片既視感,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按說在求學歲月的節點留下些特殊的印記,無可厚非,但是越來越“壕”的風格,看上去是追求“品位”“美感”,實則偏離了主旨。
畢業季的種種紀念,貴在情誼,不是貴在價格。每當大家在日后的生活中看到畢業照,回想起對著鏡頭喊出“三二一,茄子”,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課間你呼我喚的熱鬧、操場上打球奔跑的酣暢、放學路上談天說地的歡笑……種種畫面會讓人深刻感受到同學之間彼此鼓勵打氣、一同奔赴“下一站”的深厚情誼,這些都將成為割不斷的情感連結。越是濃縮的,越是精華,一個定格,足以傳遞出豐富的信息,承載美好的記憶,不需要奢華來做筆做刀銘刻什么。
其實不僅是高價畢業照,謝師宴、豪華畢業晚會等名目,也讓畢業留念“走了味兒”。究其根源,都是偏離了留念、敘情的本心,把一件充滿儀式感的事情變成了只有“儀式”而缺少了情感,以致喧囂里總有那么一種空洞。而且,這些動輒花費不菲的活動,并不是人人都愿意參與。“幾百塊錢,能支付得起,我不想當掃興的出頭鳥。集體活動也不能讓自家孩子落單……”一位家長的話語可能代表了不少人的心聲。當無奈、勉強的情緒混入了畢業季的氛圍中時,這樣留下的記憶又有著怎樣的滋味呢?許多網友回顧當年自己畢業時,想起的都是為同學寫上幾筆告別語、相互贈送個人照片,看起來“復古”,甚至可能被認為“土”,但返璞歸真,把珍重、珍惜放在心上,恰恰應該是畢業季的主色調。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當一個人白發蒼蒼的時候,一定會懷念那些天真無邪的日子,在畢業季留下過最開心的印記。這印記,一定不是用昂貴的費用堆砌出來的。(張玥)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