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晨曦微露,在安徽省泗縣墩集鎮石龍崗村,一方水塘中緩緩劃過的小船打破了清晨的寧靜。一群白鷺從水面上輕輕掠過,王方撐著小船在水塘中熟練地拉起地籠。“這一籠起上來的小龍蝦比預想的還多一點,這樣看起來收益肯定要超過去年。”
作為石龍崗村長大的“村里人”,王方身上有著很多的標簽:“80后”返鄉創業典型、村里的致富帶頭人、種糧大戶……但是王方最喜歡的稱呼還是“新農人”。“我前兩年從外地回來,從種植傳統農作物到發展稻蝦養殖,最大的感受就是只要路子走對了,在農村也可以大有作為。”
忙活了一個早上,王方把起上來的蝦裝在一個個筐子里,并隨手拿起幾只活蹦亂跳的小龍蝦開啟了“小王賣蝦、自賣自夸”的模式:“我們這個小龍蝦,不僅個頭大、蝦體干凈,最主要的就是蝦的肉質緊實,口感細嫩。”
小龍蝦是一種經濟型淡水蝦種,它因體大肥美,肉質細嫩而深受食客所喜歡。小龍蝦食性雜,生長快,產量高,并且可以和水稻、荷藕等農作物共養。王方就是看中了龍蝦養殖的市場前景,確定了稻蝦輪作的發展方向。
今年是王方發展稻蝦輪作的第二個年頭,他對于養殖的經驗和收益是越來越有底氣。當記者問王方在養殖小龍蝦方面有什么秘訣時,王方一語道破:“水好、草好,蝦才能好。”他解釋道,當初把龍蝦養殖基地選擇在村里,就是考慮到這里靠近河流,水質優良,這些對于龍蝦養殖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為了給小龍蝦創造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王方從外地買來水草,在河塘中精心培育,讓小龍蝦“草下好乘涼”。
“別看我現在說得頭頭是道,當初也是遇到過挫折的。”談及第一年養殖的經歷,王方也是頗有感慨,第一年因為養殖經驗不足,在對水塘進行清淤的時候,破壞了塘中的整體水環境,放下去的蝦苗死了大概有三分之一。在網上查找資料、請教有經驗的養殖戶,王方為此作了很大的一番功課。功夫不負有心人,雖然經歷波折,仍收益了40多萬元,實現了當年就回本的好局面。
一年的“試水”,讓他看到了龍蝦養殖前景較好,利潤較為可觀,王方對于今年的“錢景”充滿信心。不僅如此,作為“新農人”的王方還玩出了“新花樣”:利用無人機噴灑飼料。他說:“這樣的方式省時省力,而且撒食均勻。農戶有了新農具,養殖又增添了科技味,老傳統加上新技術,相信我的龍蝦養殖事業會越來越紅火。”
龍蝦成長1個半月到2個月就可以出售,下半年龍蝦育種,順帶可以種水稻,水稻收割后就灌水,龍蝦就產籽。一田兩種、一水兩用,蝦稻輪作養殖模式,讓一畝土地“長”出了兩種收益。站在水塘邊,王方作起了下半年的規劃:“下一步,我將擴大生產規模,帶著鄉親們一起增收致富。”(記者 吳昊 通訊員 馬遠征 單珊)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