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團結帶領村委班子,求真務實、扎實工作;他帶領村民迎難而上,興產業、上項目、抓衛生、保民生。在他的帶領下,尖角村各項產業遠近聞名,村民收入大幅提升,人居環境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真正走上了致富道路。他就是洛南縣城關街道尖角村黨支部書記張鵬。
建好黨群服務中心筑牢基層紅色堡壘
(相關資料圖)
初任尖角村黨支部書記,面對黨員群眾提出的黨員活動室小、開展活動難、村上沒有產業、基礎設施落后、吃水難等問題,張鵬深深感受到了肩上的責任與重擔,他暗暗下定決心,既然當選了村黨支部書記,就一定要解決這些難題,干出點樣子!張鵬通過入戶走訪、實地調研,多次組織召開村“兩委”班子會討論研究,一致認為加強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改造黨員群眾活動陣地建設,打造堅強戰斗堡壘是當前的首要工作。2020年3月,經上級幫扶、多方籌資,張鵬按照村級重大事項“四議兩公開一監管”程序,聘請專業設計單位、工隊實施改建村黨群服務中心項目,張鵬只要有時間,就親自上手參與項目建設,一磚一瓦他都力求精益求精,確保工程質量,歷時9個月的辛勤努力,完成了黨群服務中心改建工程。立足現有條件,張鵬將村委會空白墻打造成特色黨建文化墻,依托黨群服務中心,規范開展“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黨內政治生活,開設黨性教育和黨務工作等培訓課程,增強基層黨員黨性修養,吸納鄉賢、返鄉大學生等組建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實用技能培訓,常態化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夯實黨建工作基礎,不斷提升村級黨建工作水平,凝聚干事創業活力,構筑堅強戰斗堡壘。
實施人畜飲水工程解決群眾吃水問題
尖角村地處石麻河與洛河夾角處,村域水資源豐富,但群眾卻為吃水發愁,全村家家戶戶都有水井,但因為天氣干旱等原因導致水井水位下降不能滿足群眾日常用水。張鵬通過走訪群眾、實地查看,在充分了解吃水難真實情況之后,2020年7月,他積極與街辦、縣水利局溝通協商,縣水利局于次年9月份通過招標,確立專業工隊為尖角村實施人畜飲水工程,配套安裝自來水管網,工期2個月完成,使尖角村536戶2050人飲水問題從根本上得到了解決,實現了自來水戶戶通,保障了群眾安全用水。
立足村域村情實際發展一批特色產業
張鵬充分發揮村組距城較近、群眾種植習慣好、“雙帶”型黨員多等優勢,帶領村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果蔬、食用菌、垂釣園、紅仁核桃等特色產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激活村域經濟發展。
打造洛南最大蔬菜種植基地。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高效設施農業,成立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建設高標準西紅柿、黃瓜、辣椒等設施蔬菜大棚500個,輻射帶動周邊村組群眾發展露地蔬菜800余畝,引進、建設草莓、圣女果、羊角蜜、小西瓜等觀光采摘園12畝,訂單式、采摘體驗式銷售,打造集親子互動、蔬果采摘、農家體驗于一體的洛南最大蔬菜種植基地。
小小黑木耳致富大產業。持續深入貫徹落實“小木耳,大產業”精神,實施木耳產業園提質增效項目,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更新廠房設備,提升園區165壟木耳基地基礎設施,改善園區環境面貌,擴大規模,種植木耳10萬袋,年產木耳12000斤,實現收入360000元,為村集體經濟年增收80000元,帶動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50余人。
泥水塘變身垂釣園。張鵬將生態環保與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相結合,變廢為寶,將村里20畝廢棄魚塘改造為集休閑、觀光于一體的農旅融合垂釣園,對塘邊環境美化提升,打造縣城市民近郊旅游好去處。紅仁核桃助增收。治理撂荒地360余畝,流轉土地152畝芽接、新建紅仁核桃產業園,掛果后預計年收入超過12萬元。
張鵬帶領村“兩委”發展多類型的集體經濟支柱項目,依托村股份經濟聯合社,入股嶺南科技生物為村集體經濟年增收3萬元,木耳產業園為集體經濟年增收8萬元,在紅仁核桃產業園發展150畝板藍根、倉術等中藥材林下經濟年增收6萬元,20畝垂釣園年增收10萬元,不斷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提檔升級。
實施“兩改兩轉三促進”提升基礎設施建設
在大力發展產業的同時,張鵬搶抓鄉村振興機遇,積極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自上任以來,為蔬菜種植戶更換大棚設施188套,修建灌溉水渠658米,硬化12個村民小組通組路及入戶路24公里,鋪設田間產業路8.7公里,安裝路燈300余盞,鋪設202省道沿線馬路磚3.8公里,栽植綠化苗木2000余株,美化省道沿線房屋12000多平方米,為南坪組、尖角組、西坪組修建小型污水處理站一座。通過“兩改兩轉三促進”對全村17座土坯房進行改造提升,對全村526座旱廁進行改造及新建,達到廁內無蚊蠅、廁外無臭味,實現里面上廁所、外面能就餐的衛生標準。對尖角村525畝蔬菜基地,227座溫室大棚實行業態轉型,從傳統的西紅柿、黃瓜、豆角等產業轉變為以圣女果、草莓、羊角蜜為主的觀光體驗采摘園。依托152畝紅仁核桃產業基地,打造尖角村紅仁核桃主題公園,促進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優化、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民收入持續增加,真正讓青山綠水、藍天白云、土房子、22度成為尖角村鄉村振興的金山銀山。
為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張鵬積極推動民生工程項目建設,惠及群眾,用真誠為民辦好實事,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贏得了尖角村村民的“好口碑”。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周廷 通訊員 王妮
編輯:李曉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