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夏日的陽光下,新疆奇臺縣半截溝鎮腰站子村的小麥正在吐穗。
走在連片的麥田里,小麥的高度已經沒過高琦的膝部。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麥田連成了綠色的“麥海”,微風拂過,麥浪翻滾。“今年小麥長勢好于去年。”高琦說。
(資料圖)
高琦是腰站子村的種麥能手,也是村里合作社負責小麥種植管理的“大片長”。
奇臺縣是全國優質小麥生產基地,而腰站子村又以小麥高產優質聞名,素有“麥村”美譽。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及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十億元鎮和超億元村名單,腰站子村名列榜單。
一粒小麥如何能做成富民強村的“大文章”?
“我們從單戶單干到依托合作社共種‘一塊田’,從常規作物種植到發展綠色有機小麥,從單純種植業到打通農產品深加工全產業鏈,從農業產業再到三產融合,不斷探索提升綠色農業價值鏈,讓一粒小麥實現了價值倍增。”對于村子的發展路徑,腰站子村黨總支書記、新疆腰站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培科說。
共種“一塊田” 打造綠色牌
這些年,高琦的身份經歷了4重變化:腰站子村村民、奇臺縣豐裕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股東、合作社負責小麥種植管理的“片長”和“大片長”。這4重身份變化,也正是腰站子村這些年發展變化的真實寫照。
高琦說,十幾年前,腰站子村和別的村子沒啥區別。那時,腰站子村的耕地地塊分散,村民各種各的田,種植作物多而雜,種地成本高、畝均效益低。
2009年,腰站子村成立村黨支部、村委會、合作社“三位一體”的奇臺縣豐裕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將全村土地統一流轉到合作社,整合成“一塊田”,讓“小田”變成“大田”,由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合作社推行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圍繞小麥等作物實行集約化、標準化、科學化、品牌化種植。由此,腰站子村443戶村民變成了合作社的股東,大家共種“一塊田”,村民土地入股合作社有土地流轉費,年底合作社股東有分紅。
這一年,高琦一家和全村人一樣,把家里的土地流轉到合作社。此后,作為種田能手的他,在合作社擔任了小麥種植片區的“片長”,一個人負責2000畝小麥的種植管理。
“隨著合作社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去年我被合作社任命為‘大片長’,負責管理30多名‘片長’,管理區小麥面積有3萬多畝。”高琦說,去年,他的年薪達到了18萬元。預計在完成各項指標的前提下,今年他的年薪可超過20萬元。
在突出小麥規模化種植的基礎上,如何實現優質高效?
“一村一品,突出特色,全域綠色、部分有機。”唐培科介紹。
唐培科說,這幾年,腰站子村全面發展綠色、有機農作物,特別是綠色、有機小麥種植,實現了農業生產的優質高效。
腰站子村自有耕地只有3.5萬畝,如何提升發展的增量?
唐培科說,這幾年,借助綠色品牌,依托合作社平臺,腰站子村先后在奇臺縣和外地流轉土地,發展“飛地經濟”,統一實行綠色化、規模化種植。到今年,腰站子村土地經營面積已經發展到了20萬畝,其中,種植綠色小麥13萬畝、有機小麥2萬畝。
綠色產業鏈連起了農民增收鏈。
去年,腰站子村各產業總產值達到4.2億元,合作社連續13年給村民分紅,分紅總金額680萬元。去年,腰站子村農民人均收入達到了2.85萬元。
延伸產業鏈 提升附加值
在腰站子村,一粒小麥從種植到收獲,并沒有走完它的全部歷程。
每年夏季,一粒粒綠色、有機麥子,被收獲到腰站子村現代化的糧倉里,然后,又經過輸送帶輸送到村面粉加工廠的車間,加工成綠色、有機面粉。其中,一部分有機面粉再被制作成手工有機拉面。
從田間到餐桌,腰站子村的小麥經過深加工形成了一條綠色全產業鏈,也讓特色農產品不斷提升附加值,由此身價倍增。
走進腰站子村的面粉加工廠車間,濃濃的麥香撲面而來,數條面粉加工生產線在有序生產。
2017年,奇臺縣豐裕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投資創辦新疆豐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依托村里綠色有機農產品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產品深加工,重點加工綠色、有機面粉、手工有機拉面、綠色食用油和綠色雜糧等4大類、40多個品種的“腰站子”系列農產品。
“在市場上,普通面粉1公斤賣3塊多錢,而我們腰站子村生產的有機面粉每公斤能賣到20元。”新疆豐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李強說。
李強介紹,很多年前,腰站子村以種小麥、賣小麥原料為主,經濟效益有限。2020年,腰站子村投資5000萬元,對村里的小型面粉加工廠進行擴建,面粉年加工能力由過去的1萬噸提升到7萬噸,小麥原料全部可實現就地加工轉化增值,年產值達到2億元。
在腰站子村,有機小麥加工成面粉后,又被繼續深加工。在經過多道加工工序后,變身為手工有機拉面。
2017年,腰站子村建成一座小型手工有機掛面廠,在經過技術培訓后,村民王加奎由種植小麥的農民,轉型成為加工手工有機拉面的產業工人。
“這幾年,我們廠子的設備越來越先進、生產規模越來越大、產品知名度也越來越高。”王加奎說。
2021年8月,由新疆豐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設的手工有機拉面廠擴建項目正式投產,每年能為市場提供千余噸手工有機拉面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市場。
李強介紹,今年,腰站子村繼續擴大手工有機拉面產能,年產量將達到1500噸。
依托優質的小麥原料,“腰站子”品牌的綠色、有機面粉和手工有機拉面,現在已經成為響當當的品牌,從鮮為人知開始走向全國。
今年腰站子村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與當地企業合作投資1億元,正在建設日加工300噸、年產量10萬噸的面粉加工廠。
“屆時,將會有更多消費者與‘腰站子’面粉天天見面,感受不一樣的‘腰站子味道’。”李強說。
融合新業態 振興新農村
2021年1月26日,腰站子村爆出一條新聞:由村合作社發起并投資的新疆腰站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這也是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個由村級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資成立的集團公司企業。唐培科說,集團公司成立后,整合全村資源,著力促進現代綠色、有機農業種植、綠色、有機農產品深加工和全域旅游發展,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
腰站子村北距奇臺縣城29公里,南距江布拉克景區19公里,歷史上曾是漢代耿恭駐守“疏勒城”軍隊行營中的重要驛站。獨特的麥村景觀和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讓腰站子村顯得與眾不同。
2018年,大學生韓樂畢業后,返回家鄉奇臺縣。腰站子村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深厚的發展潛力吸引了他,于是,韓樂在腰站子村扎下了根。
2019年,腰站子村注冊成立了新疆豐驛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開始全力做好鄉村全域旅游這篇大文章。
幾年時間,腰站子村投資2500多萬元建設了村史館、游客接待中心、鄉村振興實訓基地、美食廣場、麥田公園、特色民宿、有機農產品觀光工廠等旅游景點。一時間,這個因古驛站聞名的村落,變成了鄉村游“打卡地”。游客們觀麥村美景、吃綠色、有機飯菜,住農家庭院,感受著這里綠色、淳樸、自然的田園風情。2022年,腰站子村入選第四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
如今,韓樂已成長為新疆豐驛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經理。“農村天地寬廣,事業發展未來可期。”韓樂信心滿滿。
唐培科介紹,今年腰站子村在鄉村文旅產業上持續發力。投資建設小麥博物館、游樂場、萌寵動物園、綠色采摘園和花海景觀,完善提升麥田公園、鄉村振興實訓基地等,不斷拓展和豐富鄉村旅游新業態。
從綠色、有機小麥的種植,到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的完善,再到農旅結合、鄉村旅游的興起,“接二連三”的農業綠色產業,讓腰站子村的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民收入也實現了穩步增加。
今年,腰站子村經濟發展目標是各產業總產值達到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2萬元。
“我們將不斷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圍繞一粒小麥打造綠色全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續寫腰站子故事的新篇章。”唐培科說。( 蓋有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