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醫繳費排長隊
付費結算“來回跑”?
(資料圖)
廣州醫保創新推出的
就醫繳費信用無感支付
可以緩解這些難題
廣州醫保部門面向全市醫保參保人員推出“先診療、后付費、免排隊”的就醫信用無感支付服務,不僅可以實現醫保個人賬戶或銀行卡余額無感“免密支付”,省去窗口排隊的麻煩,還能專屬授權獲取5000元以上的信用卡資金支持,為廣州市參保群眾提供極簡又方便的就醫信用無感支付體驗。
廣州14家醫院
開通就醫“無感支付”
截至2023年6月
廣州市共有14家醫院、8家銀行
可提供就醫信用無感支付服務
而上線就醫信用無感支付服務的定點醫療機構范圍在持續拓展,可以關注“廣州醫保”微信公眾號,通過“走近醫保-定點&藥價”欄目獲取動態更新的相關醫療機構名單。
可提供服務的醫保定點醫院、銀行名單(截至2023年6月)
近日,參保人王阿伯在就診時體驗了就醫信用無感支付,覺得非常方便。“對于我這種老病號來說,以前看病要排隊候診、排隊付醫藥費、排隊取藥、排隊打針……排下來我和老伴的腳酸了、頭暈了。現在有了無感支付,不需要再拖著病體去排長隊繳費,方便多了。”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就醫信用無感支付不僅方便了參保群眾的就醫結算,也極大地方便了醫院的運營,改善了醫院收費窗口排長隊的現象,緩解了自助機排隊等候的壓力,解決了對于醫院設備操作流程不熟悉需要工作人員指引等問題,通過流程再造優化了患者的就診體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門診患者滿意度,從而提升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就醫“無感支付”
自動扣費零排隊
為有效解決患者就醫過程中需反復排隊繳費操作等問題,廣州醫保部門在總結現有醫保移動支付、互聯網支付等醫保支付模式經驗的基礎上,聯合廣東銀聯、醫療機構、銀行機構試點開展就醫信用無感支付,醫生診療后即自動扣費減除排隊繳費環節。市醫保部門介紹,就醫信用無感支付已經被納入“2023年廣州十件民生實事”,主要有以下幾點優勢:
一是“減環節”,實現醫保醫療付費零排隊。廣州市醫保參保患者簽約開通就醫信用無感支付后,由于是自動扣費,整個診療過程中,患者無需額外進行任何付費動作,真正實現就醫過程的“無感”支付,目前簽約有銀聯銀行卡簽約、醫療專屬信用簽約兩種方式。
二是“大聯合”,實現大數據共享應用。充分應用大數據管理,以銀聯云閃付APP為入口,綜合運用基于參保人醫保電子憑證實人實名認證能力、依托參保人在廣東銀聯(銀行)系統中的征信系統信息及存款額度信息、結合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的核心結算功能信息、統籌核定就醫參保人在醫保報銷后的付費能力及信用,確定了醫保端應用、銀聯端應用、醫院端應用、銀行端授信及支付應用的“醫保+銀聯+醫院+銀行”合作新模式。
熱點問答
問題一:如何使用就醫無感支付?
1.綁定操作:手機下載“銀聯云閃付”APP,輸入手機號碼進行注冊登錄。搜索欄輸入“我的醫保”,人臉識別實名認證后激活醫保電子憑證。點擊“信用就醫”,進入簽約頁面,點擊“授權開通”。根據指引選擇簽約方式,并填寫個人基本信息,完成簽約。
本市參保人在已開通相關就醫無感支付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的就醫醫療費,符合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的由定點醫療機構給予記賬報銷,屬于個人支付的部分,參保人可采取:
方式一:銀聯銀行卡簽約,只要您有任一試點服務銀行的銀聯銀行借記卡或信用卡都可綁定簽約,就診醫療費的個人支付部分可以直接從綁定的銀行卡支出。
方式二:醫療專屬信用簽約,這種簽約方式是銀行為您授信開通一個醫保專屬的就醫信用額度,就診的個人支付部分由信用就醫專屬額度先墊付,就診人在規定還款期內完成還款即可。信用就醫專屬額度墊付的醫療費,后期還可以使用醫保個人賬戶支付,該功能屬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
如果您是廣州市職工醫保參保人,簽約成功后還可設置優先支付順序,選擇優先醫保個人賬戶支付,那么就診的個人自付部分可以直接從醫保個人賬戶余額支出;醫保個人賬戶余額不足時,系統將自動全額使用簽約信用就醫賬戶進行支付。
2.就醫結算操作:
參保人門診就醫:預約掛號-選擇“無感支付”-就醫-取藥、治療。
參保人住院就醫:辦理住院登記-選擇“無感支付”-住院-治療-出院。
問題二:如果當次就醫結算,選擇綁定的借記卡或醫保個人賬戶余額不足怎么辦?
職工醫保參保人可根據需要在銀聯云閃付APP信用就醫簽約界面自主設置門診結算優先支付順序,如果綁定的借記卡余額或醫保個人賬戶小于待支付金額,本次使用“無感就醫”支付方式將無法操作。參保人需通過其他支付方式完成支付。
問題三:選擇使用醫保專屬“信用無感支付”后如何查詢額度、賬單及還款?
可通過云閃付APP或服務銀行APP查詢額度(含剩余額度)、賬單等信息。使用就醫信用無感支付服務后,參保人須按銀行規定及時還款,若不履行還款義務,將停止該功能的使用權限。金融機構按照征信管理有關規定,將違約記錄納入其個人征信,并按相關規定和合同約定收取違約金和利息。
來源:廣州醫保、信息時報
編輯:董俊毅
校對:曹玥
責編:翟曉雪
編審:詹蘋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