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長沙市教育局發布《關于進一步理順民辦學校管理機制的通知(試行)》。
根據通知,辦學地址在湖南湘江新區的民辦普通中小學和民辦中等職業學校移交湖南湘江新區教育局實施管理(招生工作、學籍管理由長沙市教育局統籌)。
(相關資料圖)
辦學地址在各區縣(市)的民辦完全中學和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包括原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分立后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普通高級中學),由屬地教育局實施管理。
辦學地址在望城區、長沙縣、瀏陽市、寧鄉市的民辦高中教育階段學校(包括普通高級中學和中等職業學校),由屬地教育局實施管理。
辦學地址在芙蓉區、天心區、開福區、雨花區的民辦高中教育階段學校(包括普通高級中學和中等職業學校),進一步明確市、區兩級管理職責,賦予屬地監管職權,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形成監管合力。
辦學地址在湖南湘江新區和各區縣(市)的民辦高等教育階段學校,包括高職院校、非學歷教育高等學校(專修學院),屬地教育局應履行安全監管責任,加強日常安全管理和心理健康、衛生管理(傳染病防控)、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指導和管理,開展日常安全檢查,督促整改安全隱患,負責有關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
湖南湘江新區民辦學校行政審批權、行政處罰權根據市政府賦權相關要求適時下放。
其他區域民辦學校行政審批權、行政處罰權暫不調整。
通知要求,湖南湘江新區教育局、各區縣(市)教育局以及相關學校要顧全大局,服從安排,主動溝通,在收到本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完成相關工作的交接。今后,如有民辦學校校址變更,管理權限歸屬做相應調整。屬地教育局要將民辦教育納入本區域教育事業整體發展規劃,要保障民辦學校享有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的同等地位,強化同步管理,確保民辦學校依法辦學、持續健康發展。
本報綜合?2023年創建50個以上市級標準化食堂,嚴格落實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每年開設不少于10課時的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課程,全市計劃于2025年底前完成50所市級營養與健康學校的創建目標……近日,長沙市教育局公布2023年長沙市教育保障服務工作要點,要求全面融入以“三高四新”為引領的現代化新長沙建設和“品質教育”建設,以有力服務保障教育發展大局。
全力確保校園食品安全零事故。持續鞏固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成果,盯緊春秋季開學、“三考”等重要時間節點,加強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督導檢查,配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強校外托護機構(小飯桌)的食品安全監管。督促各級各類學校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學校行政、教師、家長代表陪餐制。在市食安辦調度下,每季度對各區、縣(市)食品安全工作情況進行一次暗訪暗查并實行差異化計分,每季度對市教育局局長包保主體(長沙財經學校、長郡天心實驗中學、長郡外國語實驗中學、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幼兒園、開福區滿庭春摩碼幼兒園)進行一次督查。督促各級各類學校食堂、食品配送企業及師生全面購買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做到應保盡保,最大程度降低食安風險。
學校食堂要壓實落細“兩個責任”,按照《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依法配備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員。繼續開展多部門聯合行動,強化執紀問責,督促區縣、學校以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及上級暗訪督查線索為導向,加強隨機督查和自查自糾。進一步指導學校設定招標門檻,實行大宗食品公開招標、集中定點采購,嚴格履行招標程序;建立健全引進和退出機制,推進工作落實;規范學校學生奶進入校園的銷售管理工作。
實施營養健康計劃,廣泛開展“三減三健”、營養均衡配餐工作;推進營養師培訓計劃,每所學校配備專(兼)職營養師,為學生制定帶量營養食譜,開展學生營養調查分析,每學期出具營養分析報告,全市計劃于2025年底前完成50所市級營養與健康學校的創建目標。
重點面向農村薄弱學校(辦學規模500人以下的)開展食堂基礎設施建設扶持工作,改善學生就餐條件,滿足學生安全就餐需求,并逐步向長沙縣、望城區、瀏陽市、寧鄉市傾斜。
穩步推進全市中小學勞動教育發展。做好2023年度勞動與實踐教育試點學校申報工作,開展好現場評定工作,力爭創建更多勞動與實踐教育試點學校。培育20所市級勞動教育實驗校,不斷推進全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深入開展。
2023年創建50個以上市級標準化食堂;各區、縣(市)穩步推進域內學校標準化食堂創建與評定工作,完成25%中等規模公辦中小學校、20%民辦學歷教育學校的創建工作。市、區兩級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推動落實區域內各級各類學校“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建設全覆蓋。
來源?瀟湘晨報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