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西沙街道麻家塔村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產業,在科技興農、科技惠農上不斷探索,2021年以來,該村積極引導村民轉變傳統種植觀念,讓土地生“金”,農民增收。
近日,走進西沙街道麻家塔村五組股份經濟合作社的水稻種植基地,水稻播種機正在稻田里來回穿梭,幾名村民正在忙著整理田地。
麻家塔村地理位置優越,有著成熟的水稻種植經驗,2021年,在西沙街道、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推動下,由部分村民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確定了以“黨建+合作社+種植基地”產業發展模式,創新發展特色有機水稻種植。
“我們合作社在麻家塔村五組流轉土地400余畝,發展水稻、玉米等農作物,2021年,試種水稻64畝,從選擇優質的稻米品種到培育秧苗,都經過嚴格把關,喜獲豐收,去年,我們又擴大了種植規模,畝產約800斤。”合作社負責人麻強告訴記者,今年,合作社又引進了新的水稻品種,希望通過精細化的管理,爭取畝產突破1000斤。
“如果今年新品種水稻試種成功,畝產達到預期效果,我們將進一步擴大水稻種植規模,推廣種植技術,帶動村民發展有機水稻種植產業,增加村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麻強說。
“近年來,麻家塔村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在發展有機水稻等特色產業種植的基礎上,還依托良好的區位、水資源、土地等優勢,縱深推進‘三變’改革,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瓜果種植等近郊農業,持續發展壯大衣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麻家塔村第一書記劉時誠說,今后,麻家塔村將進一步引導改變傳統種植觀念,推行“黨建+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新型合作經營模式,全力提高農業產業的規模、品質、效益,帶動農民實現持續增收,將麻家塔村打造成為近郊觀光農業示范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