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經濟增長失速帶來的系列問題,正引發各界聚焦。
3月23日,吉林副省長姜有為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時表示,吉林相對而言產能過剩矛盾不是特別突出,現在還沒有(工人下崗)問題。
在當天這場以振興東北為主題的分論壇上,有媒體提問姜有為,黑龍江已經出現工人下崗,吉林有沒有出現下崗職工問題。姜有為回應,東北重工業比較多,吉林相對來講產能過剩的矛盾不是特別突出,但確實受到了國家產能過剩的影響,“我們鋼和鐵大體在1400萬噸左右,煤炭產能大體在4700多萬噸……按照人均鋼煤等產量都不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分論壇結束時,姜有為還立即走向了提問者,再次解釋了去產能問題,強調尚未出現大規模工人下崗問題。
作為曾經的工業搖籃,近年來東北經濟增速明顯下滑,部分國有的煤炭企業出現欠薪等問題。相對而言,東北三省中,吉林的經濟增速降幅還算小的。2015年吉林省的GDP增幅為6.5%,雖然增幅較前兩年出現明顯放緩,但在東北三省中仍位列第一。
對此,姜有為解釋,經濟增長速度有所回落,主要是工業增速回落,冶金、建材、石化和煤炭等重點行業運行比較困難,這個結構性問題不光吉林存在,東北也都存在。
姜有為表示,東北歸根到底是體制問題,是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問題。“在體制機制上,我們主要表現在,個人的理解市場化程度不高,政府的管理和服務,還有差距,要素市場不夠發達,產權、技術、要素的人才,要素的交易成本高,同時資本市場也不發達,企業面臨的生產環境也有很大的差距。”
他在發言中提到,今年吉林計劃實施服務業的攻堅戰,國有企業改革的攻堅戰,扶貧的攻堅戰,加快各項政策的落實。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