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熱點資訊 >

暴雨列車驚魂72小時

2023-08-10 20:09:07 來源:鳳凰網

因持續強降雨,K396次、Z180次、K1178次三趟列車被困北京門頭溝山區,經過多方的救援與轉移,最終三趟列車的旅客全部疏運完畢。從7月30日到8月2日,在一度斷網、斷電的72小時里,乘客和列車乘務組人員經歷了什么,救援如何展開,從車上疏散的乘客何以安身。


【資料圖】

2023年8月2日,轉移滯留落坡嶺站K396次旅客的武警官兵們帶領旅客前往安全地帶 攝影:邢子鳴

文|《財經》記者 王麗娜 樊瑞

7月30日當天6時,小曲在張家口站搭乘K396次列車,原定3個半小時的車程,拉長到13個小時,列車停在山野間,絲毫沒有啟動跡象。

18時32分,18歲的小曲在朋友圈寫下“13個小時留遺言”。這一條文字,她設置為只有部分好友可看,“當然不能讓父母看到”。

大雨不停,車窗上滿是雨滴。約半小時前,小曲拍下窗外情景,發給地理老師,并留言,“老師您覺得會發生泥石流或者山體滑坡嗎?”

“雨一直沒停。”“我們在山窩窩了。”

“急急急。”

19時20分,地理老師回復了小曲的留言:觀察地質結構,是垂直節理還是橫向節理,并向小曲解釋兩種不同節理,易出現滑坡和泥石流的山體情況。

小曲依言觀察,但是沒看出所以然。當時,天黑又有雨,看不清楚山體情況。

當時,K396次列車停靠在北京市門頭溝區落坡嶺附近,正處于豐沙鐵路。豐沙鐵路1955年通車,是從北京去往冀西北沙城、張家口的通道之一,也是晉煤外運的重要通道之一。豐沙線自京西沿永定河岸北上,蜿蜒穿行于高山深谷之中,隧道密集,橋梁眾多。

自7月29日20時開始,北京市門頭溝區持續強降雨,此后,北京市氣象臺連續發布分區域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7月30日,因持續強降雨,豐沙鐵路線遭遇嚴重水害,K396次、Z180次、K1178次三趟列車被困北京門頭溝山區。據“北京鐵路”官微消息,8月3日凌晨2時10分,三趟列車旅客全部安全疏運完畢。

暴雨和洪水之中,小曲在內的2000余名乘客一度滯留并斷網失聯。他們和列車乘務組人員經歷了什么,救援如何展開,從車上疏散的乘客何以安身?近日,《財經》采訪多位親歷者,記錄他們遭遇的險情時刻、應急與救援,以及他們身上迸發的勇敢和善良。

經過71小時搶修,8月8日18時30分許,豐沙鐵路方恢復通行,其間搶通影響行車的受水害嚴重斷點39處,處理泥石流、山體坍塌、路基滑坡6萬余方。

8月9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通報:至8月8日24時,北京全市因災死亡33人,還有18人失蹤,近129萬人受災。

前方,道路已封閉

小曲擔心山體滑坡、泥石流,還想著火車會不會突然被淹。

18歲的小曲,是一名即將上高三的中學生,平時被繁重的課業壓著,她希望高三趕快過去,這次她去北京是探親。遇到這么長時間的延誤,小曲有些緊張。但與父母聊天時,她只是提到列車因暴雨晚點。

在回復地理老師信息時,小曲正在車廂排隊。她對《財經》說,當時下雨,列車晚點,起初乘客也沒當回事,有一些中轉的乘客會反復詢問乘務員到站時間。7月30日下午起,乘客前往餐車搶著購買物資,傍晚時她也加入排隊行列。

7月30日晚上,張姍姍母女在同樣被暴雨逼停的Z180次列車上等待。當天5時許,家住河北省張家口市的張姍姍起床,等她背上雙肩背包,牽著女兒出門時,外面下起小雨,她們趕近7時從宣化站發車的Z180列車,孩子要去姥姥家過暑假。列車晚點了約1小時,等張姍姍母女走進車廂,在車上又等了2個多小時。

雨勢從小雨到中雨,張姍姍此前看過天氣預報,一度想著放棄旅程,下車回家,可6歲的女兒想去姥姥家,不愿下車。晚點約3小時后,Z180從宣化站發車。

王女士從內蒙古烏海乘坐K1178次列車前往北京。至7月30日18時左右,她已在車上坐了約24小時,她的車程原本預計約17小時。

列車開啟旅程時,一切看起來如常。乘客們或出差,或旅游,還有參加研學團的學生等,他們充滿期待。但對列車乘務組人員來說,卻沒有那么輕松。

前一天的7月29日15時55分,K1178次列車正點發車。K1178列車長南如雨告訴《財經》,發車前,乘務組根據流程開展出乘前業務學習,在傳達乘務注意事項時,天氣預報是其中一項,當時他們接收到北京等地的天氣變化和預警通知單,特意做了相應準備。

列車餐車的餐料準備很關鍵,包括乘務人員的工作餐和車上售賣的食品。一般情況下,K1178列車往返一趟,需要預備約1萬元的餐料。這次,為應對強降雨天氣,K1178列車滿載2.1萬元的貨品出發了,有米飯、方便面、火腿腸、八寶粥等。

發車后,南如雨留意到不少旅客只帶了瓶水,隨身攜帶食品不多。這是南如雨工作的第十個年頭,也是他在銀川-北京客運線往返第6年,他和乘務人員熟知京西豐沙鐵路線上的山谷和隧道,以及惡劣天氣可能產生的影響。

7月30日6時22分,K1178次列車停靠張家口附近的柴溝堡站,預計停留3分鐘,卻因降雨停留超過3小時后才發車。

雨勢漸急,K1178列車不間斷收到限速指令。列車以時速45公里運行,正常情況下時速是80公里-100公里。

在柴溝堡站停留的3小時,K1178乘務人員沒有閑著,他們統計車上的老人、小孩、患病等需要重點關照的旅客,共171人,其中6周歲以下兒童72人,當時車上共有乘客841人。

7月30日12時57分,K1178行駛至北京市門頭溝區,停靠沿河城站,這里距離北京站還有79公里。列車再次滯留,不久,乘務組接沿河城站公告——前方隧道密集區,道路已封閉。

2023年8月2日,豐沙線因水害受損嚴重的三號和四號隧道之間在緊張進行搶修施工 攝影:邢子鳴

“把人拔出來了,褲子卻落在水里”

7月30日中午過后,雨勢加大,K1178在沿河城滯留已1小時,是時候啟動應急預案了。

南如雨解釋說,綜合列車晚點時間、現場情況、暴雨預報等,乘務組綜合研判,決定啟動K1178車次的應急預案,并第一時間向單位匯報。當時是7月30日14時。

乘務人員忙碌起來,細致察看列車重點設施,加大車廂巡視頻次,開展解釋和乘客安撫等。南如雨回憶,開車時間未知,有乘客開始焦躁,當時還趕上午飯時間,一些乘客匯集到餐車,“很多人沒帶吃的”。啟動應急預案后,乘務組著手給乘客免費發放方便面,同時聯系沿河城車站人員補充物資,請他們在附近小商店緊急購買100箱方便面、20箱八寶粥。

大雨傾盆,列車上所有人員如何安全轉移,尤為重要。南如雨說,當天16時許,根據轉移方案,車組派出一支小分隊和車站人員對接后冒雨下車,前去勘測將轉移的路線。2個多小時后,小分隊返回車上,雙腿沾滿污泥。

勘測人員向列車乘務組人員反饋,走往附近村莊的路上,已有多處被泥石流、石頭、斷掉的樹枝等沖毀或阻隔。而有些地方看起來是平緩的水面,但人一腳踩進去,“泥水沒腰,同行人趕緊伸手去拉,把人拔出來了,身上穿的褲子卻落在水里。”

車上人員不具備轉移條件——K1178乘務組人員研判后得出判斷。

在K396車上排了1個多小時隊,小曲挪到餐車售賣處時,乘務員告知沒飯了。有的乘客著急了,乘務員站在高處喊起來,安撫乘客。

算上等車和延誤時間,已過去10多個小時,又買不到飯,有一點“怨氣”的小曲,看到乘務員耐心解釋,便又釋然,還認為“自己不懂事”。小曲“覺得那個服務員很好”,舉起手機錄起來。

7月30日19時50分,這是視頻拍攝的時間,視頻中K396的乘務員讓大家別急,并告知前面有塌方,她們走了七八百米搬運物資,“我也是別人家的孩子,穿了這身衣服,我得對得起大家”。

小曲后來才知道,K396列停車的地方叫落坡嶺,同樣位于門頭溝區。Z180次列車,自烏魯木齊開往北京西,臨時停靠在門頭溝區王平鎮安家莊村附近。

7月30日晚上,K396列車上的小曲、Z180上的張姍姍母女、K1178上的王女士等乘客,在悶熱的車廂里度過一夜。凌晨時分,K1178列車一度斷電,好在不久后列車供電恢復。外面的雨聲,時大時小。

落坡嶺,疏散與安置

是夜,K1178列車上,南如雨和同事們核算還有多少食用物資,接下來怎樣可著分配。

7月31早上,小曲聽說,列車人員熬了一大鍋粥,老人和孩子優先,“能打到一小份”,但小曲沒去拿。

Z180列車上,張姍姍記得,列車乘務人員煮了掛面,用盛湯的塑料小碗裝著,優先分給老人孩子,“還叮囑大家,塑料小碗用完別丟,車上沒有了”。

三輛列車,2000余人的餐食準備起來,不太容易。7月31日早上6時起,K1178列車開始熬制大米粥,車上只有3個爐灶,不間斷開火到10時40分。列車人員抱著不銹鋼盆,往來一節節車廂分發,盆子不大,得到餐車裝三次才夠一節車廂的人食用。當天11時,車上人員發現通信中斷。

7月31日早餐過后,臨近中午時分,K396和Z180的乘客們被安排疏散下車,尋找落腳點,兩輛列車上的人員分別轉移至落坡嶺社區和安家莊村。走下車廂時,張姍姍一抬頭看到不遠處的污泥水,“像小瀑布一樣瀉下來”。

這天早上,落坡嶺社區接到門頭溝區政府電話。落坡嶺社區副主任安祥菊稱,社區被告知附近有滯留旅客,要“全力保障旅客安全”,隨后村里失去網絡信號。村民冒雨沿著鐵軌方向,找到K396列車的旅客。安祥菊還記得,當時鐵軌的地基已經被水泡,不遠處有泥石流,情況危急。

K396乘客疏散下車時,K1178列車餐料已盡。沿河城站7名工作人員將僅剩的兩袋面粉送到列車上。乘務員火速召集七八名乘客志愿者,來后廚幫忙揉面,確定午餐給乘客提供面片。等最后一節車廂分到面片時,已是下午15時許。

大批救援已在展開。武警北京總隊機動第三支隊參謀長王峰向《財經》介紹,他們動用1000余名兵力,擔負本次暴雨搶險救援任務。7月31日凌晨2時許,武警救援隊員從北京市海淀區出發趕赴房山,在琉璃河鎮附近的河道加固堤壩。當天中午,武警戰士轉戰門頭溝地區,擔負K396列車旅客的救援任務。

7月31日18時許,大雨傾瀉之時,王峰帶著40多名突擊隊員從門頭溝三家店火車站出發,向被困落坡嶺地區的K396列車行進。每個戰士背負重達50斤的救援物資行囊包,裝著兩箱水、面包、泡面和火腿腸,踏上救援之路。

在機動第三支隊擔任通信參謀的張子澤是首批挺進的突擊隊員之一,集結出發之時他們還不完全清楚一線災情的嚴重程度,沒有估計到救援的難度。

附近公路受損嚴重,武警救援隊員沿著鐵軌行進。走到妙峰山鎮水峪嘴村時,張子澤看到泥石流幾近將整個村子沖毀,“很震撼”。

水峪嘴村附近路段已經被山洪和泥石流掩埋,救援路上此種路況頻發。(劉家慶供圖)

水峪嘴村位于妙峰山鎮政府南側,緊鄰永定河,被稱作“京西古道第一村”,鐵軌穿過村子將水峪嘴村分成老村和新村。山洪和泥石流已經將靠近山體的部分老村沖塌,房屋幾乎都泡在山洪之中,村里淤泥達1米多深。從老村沖下來的泥石流將新村房屋圍住,不少房門被淤泥堵住,無法打開。

武警北京總隊機動第三支隊中隊長劉家慶用手機錄下當時的場景。鐵軌下方的村子一片狼藉,電線倒塌、多段公路被沖毀,土黃色洪水順著河道迅猛流出,整個村子成為洪災的破壞對象。

看到有救援人員經過,水峪嘴村村民拿著手電筒在房頂呼救。村里有五位居民被困,正在焦急等待救援。

劉家慶向《財經》表示,通常不鼓勵夜間救援,存在較大風險,“洪水之下可能有暗流和淤泥,如果水速過快,人有被沖走風險。村里的電線桿也倒了,如掉入水中有觸電風險。”

顧不得這些,營救行動在黑夜和雨中展開。劉家慶帶著三名經驗豐富的戰士,穿好救生衣,帶上救生繩,從鐵軌下去50多米,蹚入沒過腰間的淤泥進村。一位67歲的老人受災骨折,躲在二樓避險,老人家的一樓大半層被洪水浸泡,各種雜物漂浮水中。武警戰士砸開玻璃進入居民家中,用躺椅制成簡易支架將老人抬出,并轉移至安全地帶。經過3個小時的營救,五名村民均脫困。

7月31日22時許,暴雨傾瀉而下,雨勢更烈。考慮到山洪泥石流風險,前方路況不明,王峰帶領突擊隊員暫時返回三家店火車站休整。

8月1日早上,經火車擺渡到達沿線的斜河澗,武警救援隊下車沿鐵軌徒步前行。有的地段鐵軌被泥石流掩埋,有的鐵軌下是雜草,有的隧道中上方滴落“小瀑布”,下方還有幾十厘米的積水。最難走的是一段長達30多米的“懸空鐵軌”。鐵軌下的地基已水流沖走,懸空20多米,還有山洪從鐵軌下方奔涌,只有鐵軌附著枕木懸在空中。出于安全考慮,只能單人通過,“走在上面,鐵軌上下顫動,從鐵軌的空隙能清晰地看到山體滑坡形成的泥石流”,劉家慶還記得那種驚險感受。

武警官兵帶領滯留旅客通過一處鐵路因洪水襲擊后的危險地段 攝影:邢子鳴

救援人員在緊急挺進,失聯的K396列車人員也在忙著自我救援。

不問姓名,“我們都是兄弟”

在落坡嶺,王金華的小賣部許久沒有這么熱鬧過。

7月31日快中午時,王金華的小賣店,“呼啦一下子”,擠滿了人,還有人堵在門口等著。他們買礦泉水、買方便面、買火腿腸,還有香煙,貨品已近被買空。71歲的王金華還照常營業,就是想著有人進來可以避雨、休息。

七嘴八舌中,王金華得知顧客們是列車上滯留的乘客,這讓她“忙壞了”。一周前,王金華剛補過貨,一次采買了幾千元的貨品。32年來,光顧小店的人越來越少,開在附近的廠子關停,年輕人陸續離開,上學不便的孩子們也跟著走了,日常光顧小店只有留守老人們。

斷網不能掃碼支付,乘客們翻找零錢,互相籌借。找不到零錢,有人拿出身份證讓王金華拍下,說日后補上。聽有人說“口渴得厲害”,王金華拿出瓶裝水送給對方。到了7月31日晚上,小店的庫存幾近清空,欠的賬,王金華還沒算,“總有幾百元”。

有人想吃熱乎的面,很快在小店后屋的煤氣灶上張羅起來,用的是王金華老伴兒接來的山泉水。當時,水、電已停。大雨還在下著,屋子四處漏雨,能用的盆都拿出來了,滴滴答答響個不停。

落坡嶺常住居民300多人,以60歲以上的老人為主。突然到來的K396近1000名車乘人員,超出了落坡嶺社區的容納能力。一部分人被安置到社區大院內,另一半乘客分散在村民家中。

小賣部不遠處,居家辦公的居民陳明杰,7月31日10時半剛開完每周一早上的線上例會,剛結束“網絡就斷了”。不一會,敲門聲響起,陳明杰開門一看,一行十余人,有人撐傘,有人淋著雨,有人鞋子沒了。

來者問陳明杰,可否“收留一下”,還問住一宿多少錢。家里此前的民宿,由陳明杰岳父母經營,隨著老人歲數漸高,今年他和妻子打算接手,剛開始裝修,還不能接待客人。陳明杰帶客人穿過院子,最終他們商量就住在前廳,“錢,我肯定不能要,咱不能發這財。”陳明杰從民宿客房揪出床墊拉到前廳,“這就住下了”。

很快,又有一撥人來了,陳明杰才知道,前面是先行走出的列車乘客。這次,來了11名成人、11個孩子,聽說是來北京參加一項表演節目,這些人也住下了。當天,有些人在社區的安排下解決了吃飯問題。因斷水斷電,陳明杰一家湊合著吃些東西。

8月1日17時許,在陳明杰家留宿的乘客們,晚飯還沒著落,有孩子開始鬧騰、哭。陳明杰不忍,抬出剩下的半袋面,搬出大鍋,把家里木桌子劈開當柴燒,因為院里的木頭濕透了。他說,“沒肉,你們別挑剔,咱吃拉條子”。乘客們圍攏上來幫忙和面、燒柴,陳明杰還去院里揪了幾把葉子菜和小蔥。最終,面出鍋時,飯香飄到馬路對面,又吸引倆人過來。有人吃了兩碗,有人吃了三碗。

陳明杰說,那天,他們張羅做飯時,誰也不像平時閑聊,問對方哪來的,做什么工作,叫什么名字,那一刻,“沒人問,開口就是兄弟,我們都是兄弟,像家人一樣。”

落坡嶺社區副主任安祥菊說,與外界失聯之時,為給旅客提供補給,村民拿出自己家的糧食,燉粥、煮面,將菜地最小黃瓜都摘下來,給滯留的孩子吃。63歲的落坡嶺居民陳溫香一直煮粥,熬了16大桶,用盡家里存放的大米。

列車上,滯留72小時

滯留在落坡嶺的小曲,一夜難眠。夜宿在偏僻的地方,有小孩子哭叫,衣服濕漉漉的粘在身上,小曲無法安眠,“有人坐了一晚上”。

8月1日早上,小曲和車上幾個同伴討論,要不要徒步走出去。待天大亮后,幾名乘客商量著,列車在山下停著,不如去車上碰碰運氣,也許還能找到吃的。有人則提議,可以順著鐵軌走出去。

一行十來人最終決定下山,小曲跟著,雨一陣一陣下,很快全身濕透。走進一處隧道,前后看不到亮光,他們靠著僅存的手機電量照明,“只看到腳下的一點點亮”。走了七八百米才走出來,也不知道前方怎么樣,小曲一度感到有些慌張。

K1178次列車人員仍在車上,物資告急,渴盼救援。

8月1日上午11時許,鐵路方面的救援人士趕來,肩扛手抱帶來一批物資。其時,有些乘客緊張焦躁起來。也有人不理解,他們問南如雨和他的同事們,到底是什么情況,怎么道路搶修了兩天還沒修好呢?

最近更新

亚洲精品偷拍无码不卡av|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观看| 好属妞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99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妞妞| 国内精品免费视频精选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先锋资源站先锋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网友自拍区视频精品| 精品永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极精品久久久|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1区2区3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嫩草影院|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精品久久久99大香线蕉|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中文| 99re6在线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精品午夜久久福利大片|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白丝jkav网站|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真精品|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 小呦精品导航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