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道
據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6月27日報道,英國看上去越來越像“歐洲病夫”。該國5月的通貨膨脹率達到8.7%,大大高于歐元區(6.1%),并且是西歐和七國集團國家中最高的。由于擔心高物價問題可能變得根深蒂固,英格蘭銀行以更接近美聯儲而非歐洲央行的速度加息。根據彭博社經濟部6月27日發布的計算結果,其后果將是一整年的經濟衰退。
經濟學家丹·漢森和安娜·安德拉德在其分析報告中預計,從2023年冬季到2024年秋季,英國將出現持續一年的經濟衰退,這是該國降低比其鄰國更頑固的通脹的“代價”。經濟學家西蒙·雷恩-劉易斯和約翰·斯普林福德將這種情況歸咎于英國的一個特殊決定:脫歐。脫歐使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損失了5%,這“甚至比經濟學家之前預計的更糟糕”。
數據顯示,英國的核心通脹率是整個七國集團中最高的,約為7.1%,而更糟糕的是,它并未停止上升。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后,能源價格成了2022年物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因素。而能源價格的穩定并沒有像在西班牙等國發生的那樣成功降低英國的通脹數據。英國的服務價格持續上漲,食品價格也仍然維持在高位。
雷恩-劉易斯在分析報告中指出,最大的問題是,英國脫歐無可挽回地減少了該國的商品供應,導致物價普遍上漲。針對這一點,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降低需求,而這會使該國受到貧困問題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英國央行的加息可能無法實現既定目標:漢森和安德拉德認為,英國央行計劃的加息(將關鍵利率從目前的5%上調至5.75%)將不足以在今年底前將通脹率降至5%以下。他們指出,市場預計英國的利率將在6.25%見頂。如果利率上升到5.75%可能導致該國GDP下降1%,那么再進一步加息就會使情況變得更糟糕。這些專家警告說:“隨著利率升破5%,我們認為,金融穩定受到沖擊的風險呈指數級上升。”
英國各地都感受到了這種經濟打擊。該國民眾的實際收入已連續13個月下降。英國智庫決議基金會指出,自2008年以來,英國的平均工資水平一直沒有提高。然而,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警告稱,目前的工資增長水平(并不足以抵消物價上漲的影響)“過高”,不利于遏制通貨膨脹。換句話說,15年來實際收入水平沒有改善的工人們,不得不損失更多的購買力來適應近年來英國廣泛的貧困化。
除此之外,由于利率上升和通貨膨脹,居民家庭在住房方面也受到了沖擊。約三分之一的英國公民獲得了面向最弱勢人群的租房補貼,但現在只夠支付市場上4%房屋的租金。而在4月,用這些補貼還可以租到市場上12%的房屋。在某些地方,最弱勢家庭的房租支出和所獲租房補貼之間的差額在過去一年里翻了一番,而政府沒有錢來增加這些補貼。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