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觀點:伴隨著一季報陸續披露,基金公司的調倉也逐步浮出水面。公募和私募整體對市場保持樂觀態度,其中人工智能以及“中特估”備受關注,年初以來也基本被認為是全年相對確定性主線。不過,經歷第一階段的炒作性上行之后,主線行情或逐步進入第二階段前的過渡階段。
根據中國證券報的報道,4月19日,睿遠基金旗下三只基金披露了2023年一季報。知名基金經理傅鵬博、朱璘、趙楓的一季度調倉路線圖隨之浮出水面。其中,傅鵬博和朱璘減持中國移動、增持通威股份,而趙楓則選擇加倉騰訊控股。此外,中庚基金丘棟榮、國投瑞銀基金施成等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紛紛披露2023年一季報。丘棟榮大舉加倉美團,施成加倉了寧德時代、億緯鋰能。部分基金經理在一季報中表達了對目前市場相對樂觀的看法。
首批公募基金一季報看,調倉還是比較積極的,這說明機構對于市場的新變化反應還是比較快。比如從睿遠基金整體情況看,減持中國移動的同時,對部分科技和消費股進行了增持。而中庚基金丘棟榮、國投瑞銀基金施成等在新能源的配置上也是有進有出。很明顯,機構對于新能源還是有分歧的,但是對于市場相對樂觀的態度依舊,而且都迎來的相對積極的調倉。
我們再看看私募的表現。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根據已披露的上市公司一季報數據,共計15家百億級私募進入18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比如安防龍頭企業海康威視一季報顯示,多家知名百億級私募持股。而AI算力CPO“四劍客”之一的華工科技披露的一季報顯示,知名私募位列其前十大股東。當然,除了人工智能,央國企的價值重估機會亦是私募布局的重點。所以,私募一季度的表現相對明顯,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以及中特估。而這,也或許是年初以來,兩大方向階段活躍的主要原因。
總結一下首批基金一季度的表現,應該說是對市場整體保持樂觀下,重點傾向于人工智能以及中特估兩大核心方向,而在AI變革以及央企重估的背景下,這兩大方向也被市場認為是全面相對確定性的主線,并且有望繼續縱深。
不過,經歷此前連續的上漲之后,兩大主線炒作行情逐步接近尾聲,下一階段或將逐步進入業績提振行情。對于此前的整體性上行,建議投資者可考慮階段性獲利了結。與此同時,對于可能的持續性行情,則需要從基本面進行更多的考慮。
比如以TMT為首的人工智能方向,誰有望率先實現業績的兌現,就會在可能的第二階段行情中繼續表現,而沒有業績支撐的,可能就會經歷一段時期的股價的陣痛。再比如“中特估”行情,在政策持續提振以及整體上行之后,那些具有高分紅、持續經營以及彈性較高的公司,或許仍值得關注。
總之,隨著一季報的陸續公布,基金成績單的逐步出爐,對市場整體樂觀在逐步達成一致,而人工智能以及中特估兩大主線也再次被強化。只不過,經歷了第一階段大幅上漲之后,行情可能會有過度,在逐步向基本面驅動行情的過程中,對于人工智能以及“中特估”要有選擇性的配置。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