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的初夏,作家汪曾祺離開了這個世界。時至今日,“汪迷”們仍在閱讀著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懷念著他,并像他那樣從生活中發現美與樂趣。5月21日下午,著名評論家、魯迅文學獎得主王干攜《塵界與天界:汪曾祺十二講》作客南京鼓樓區圖書館·盛夏閱讀季,分享他對汪曾祺人生與文學的解讀,探究汪老其人其文的魅力。
△《塵界與天界:汪曾祺十二講》王干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王干對汪曾祺的研究緣起于40年前。1982年,王干讀到汪曾祺的短篇小說《鑒賞家》,便與同學合作了一篇評論發表于《文學評論叢刊》,自此走上了文學評論的道路。與汪曾祺結識后,王干常到汪老家拜訪,聆聽汪老關于文學和寫作的教誨,也得以有幸多次品嘗汪老的廚藝。汪曾祺不僅影響了王干的文學觀念,也深深地影響了他關于生活美學和人生的觀念。
(相關資料圖)
《塵界與天界:汪曾祺十二講》便是王干研究汪曾祺數十載的整體性論述之作。作品涵蓋文學、藝術、人生哲學、里下河作家、飲食文化等,涉及汪曾祺作品的現代性、歷史感、民間性等多個內涵,對汪曾祺的小說、散文、書畫藝術等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解讀。
△王干
“生活,是很好玩的”
汪曾祺出生于1920年3月5日,江蘇高郵人。1939年夏,汪曾祺考入西南聯大。汪曾祺原打算進入美術系,但因沈從文任教于中文系,便轉而進入了中文系。王干介紹,汪曾祺在讀大學期間,和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一樣,會失戀、會逃課、也會做做“槍手”。
有一次,汪曾祺因失戀,痛苦得幾天不吃不喝,他的好友朱德熙——這位日后中國現代漢語語法的奠基人,典當了自己的《英漢大辭典》,得了兩塊銀元,喊汪曾祺喝酒去。嗜酒的汪曾祺忍不住誘惑,爬了起來,和朱德熙出門吃菜、喝酒,順便傾訴失戀的痛苦。求學期間,汪曾祺最喜歡聞一多的課,因為他允許一邊上課一邊抽煙,課堂氣氛熱烈。后來,汪曾祺曾替同學楊毓珉寫了期末論文《黑罌粟花——讀后》,被任課教師聞一多盛贊:“報告寫得很好,比汪曾祺寫得還好!”而汪曾祺最不喜歡朱自清的課,因朱自清過于嚴謹和認真,汪曾祺常常逃課。據說,沈從文曾建議汪曾祺畢業后留校任教,汪曾祺不好意思地說:“我經常逃朱自清先生的課,朱先生肯定是不愿意。”
1950年,汪曾祺進入北京文聯工作,歷任《北京文藝》《說說唱唱》《民間文學》編輯。1958年,他被扣上“右派”的帽子,下放到張家口接受勞動改造。因表現良好,得以于兩年后結束改造,但北京文聯沒有崗位能夠接收汪曾祺。大學同學楊毓珉時任北京京劇院劇本創作室主任,得知汪曾祺沒有工作,他便邀請汪曾祺加入北京京劇院,創作劇本。王干認為這可以視為汪曾祺人生的一個轉折。1970年5月21日,汪曾祺因參與京劇《沙家浜》的修改加工有貢獻,作為文藝界代表被邀請登上天安門城樓。
汪曾祺的一生有過美好,也遭遇過很多坎坷,但無論高光還是低谷、順境或是逆境,汪曾祺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熱忱,他說過:“生活,是很好玩的”“我們有過各種創傷,但我們今天應該快活”。他還說過:“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老是愁眉苦臉的,干嘛呢!”在王干看來,讀者對于汪曾祺的熱愛,其實也來源于他對生活的這份熱愛,“讓我們像汪曾祺一樣熱愛生活,當你熱愛生活,生活就會熱愛你。”
△活動現場
汪曾祺的“六個打通”
王干介紹,現在每年作品重印數最多的作家是魯迅,其次便是汪曾祺。“汪曾祺的政治地位和文學地位并不顯著,他的作品為什么會擁有那么多讀者?”王干認為,這是因為汪曾祺的文學作品達到了“六個打通”的境界。
所謂“六通”,一是打通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學。汪曾祺于20世紀4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1950年到1980年有過三十年的空白期。20世紀80年代,在當代文學按下重啟鍵的同時,汪曾祺成功恢復了充滿個人風格的小說創作。實際上,很多與汪曾祺同時代的現代文學作家,已經喪失了文學創作的能力,唯有汪曾祺接續了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學。
二是打通了現代漢語與古典文學,汪曾祺自小接受良好的傳統教育和藝術熏陶,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學功底,因而他的語言文字帶有中國古典文學的意蘊,成功地將現代漢語與古典文學進行嫁接,韻味婉轉而不落俗套。
三是打通了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20世紀80年代,中國文學受到西方各種文學流派和文學思想的影響,汪曾祺也曾迷戀伍爾夫的意識流文體,但他清楚地認識到,只有用真正的漢語,才能表現中國人特有的情感和氣質。
四是打通了雅與俗。王干認為,打通雅俗是最難的,“為什么人人都愛汪曾祺,因為他的作品大雅、大俗,汪先生的作品平白如話,但越讀越有味道。”
五是打通了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汪曾祺是揚州人,在昆明的西南聯大學習,后來在上海、北京、張家口等地生活,汪曾祺對南北各地的文化和民俗都有深切的了解,也因為這個原因,汪曾祺的文字能夠突破地域限制,受到全國各地讀者的喜愛。
六是打通了塵界與天界。“汪曾祺先生的文學觀是‘文學要有益于世道人心’,塵界就是世道,天界就是人心。汪先生寫的都是人間煙火、世俗生活,但能夠獲得那么大的影響,能夠受到那么多讀者的關注,就是因為能夠汪曾祺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他的文字能夠直抵人心。”王干說。
(來源 現代快報 記者 張垚仟 鼓樓區圖書館供圖)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