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我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認真借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加快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強化工作措施,完善保障機制,扎實推進“廁所革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不斷提升農村宜居宜業水平,提高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在白銀市白銀區四龍鎮雙合村,村民楊宗珊正忙著清掃院落。屋里屋外,明亮寬敞、干凈整潔。
隨著廁所革命的開展,白銀區四龍鎮按照入院、入室,有墻、有頂、有門、有水、有燈“兩入五有”標準,率先在示范村、示范戶推廣,示范帶動抓規范,強化技術指導、統一建設標準,力爭“點上發力、全面推動”。
在定西市安定區石峽灣鄉石峽灣村,農戶李君峰告訴記者,以前使用旱廁遇吹風下雨、天寒地凍非常不便。今年5月初,他們通過政府補貼,用上了干凈、整潔的新廁所。
定西市安定區石峽灣鄉山大溝深,材料運輸成本高。在農村衛生廁所改造中,石峽灣鄉明確廁具材料質量標準,嚴格選擇供貨商,并按照政府銜接、農戶自愿采購、企業免費配送的方式,降低建設成本,減輕群眾經濟負擔。
我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各市、縣積極籌措和整合資金,根據改廁投入成本等因素實施差異化獎補,有力調動農民群眾自籌資金和投工投勞參與改廁的積極性,全省衛生廁所增加到萬座,常住農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
甘肅臺報道。
甘肅廣電總臺全媒體記者:賈明華 定西融媒 王金生 馬曉麗 白銀融媒 許倩 關鍵 魏列芳 白曉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