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舞動新春
燈火世界
觀古都燈會,賞天下大同
歡天喜地
中國年,大同藍,古都韻,華彩燈。大同地處山西北部,與內蒙古、河北交界,古稱云中、平城,在歷史上一直是北方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延綿數里的老城墻,遠近聞名的云岡石窟,香火旺盛的華嚴寺,獨特正宗的大同火鍋宴,更有古都燈會營造出的輝煌盛景,將人們帶進了心目中美好理想“天下大同”的動人意境。
今天的古城基本保存了明代的城垣和街區布局,老城的中心是以華嚴寺為代表的遼金時期建筑群,上、下華嚴寺布局嚴整,高低錯落,井然有序,氣勢宏偉。門前的廣場,每年的春節廟會熱鬧非凡,人如潮涌,各種春節文藝演出活動緊密進行著,來自不同行業與縣區的代表隊伍聚集于此,展現大同特有的民俗風情。五顏六色的隊伍輪番在進場獻舞,男人們狂放剛猛地旋轉、抬腿,富有節奏,煞是好看。女人們舉傘、揚扇,舞姿輕快,柔情婉約。遺落在民間的傳統絕活捏面人、剪紙、吹糖人盡情呈現眼前,秧歌、舞龍、鑼鼓令人眼花繚亂,一幕幕童年的記憶涌上心頭,精彩節目讓游人過足了癮。
“觀古都燈會,賞天下大同。”大同城,不夜天,城市道路兩旁的草坪、樹木被精心設置的燈光映照得奇美動人;道路兩側設置許多景觀燈,點綴著一路的風景。
彩燈輝映燃激情,繽紛壯美盛世韻。春節的古城,雖然天寒地凍,但是擋不住人們登上古城墻,一睹古都燈會盛況的熱情。雄偉厚重的大同古城墻,座座箭樓望樓含光蘊秀。城墻上,綿延不絕的彩燈光華四射,呈現出格外壯美的景觀。特別的是,東城墻北段、北城墻東段系列燈組,融合了本地文化元素,制燈師傅們巧妙地把大同的各種風物變成活靈活現、絢爛多姿的彩燈。云中八景、云岡大佛、恒宗圣境、北魏明堂、龍壁牌樓這些都是大同人耳熟能詳、引以為豪的古跡或傳說,此刻變成璀璨的彩燈亮相城墻照耀四方。《北魏明堂》黃瓦紅柱,雕梁畫棟,飛檐翹角,依稀可見當年的繁華,顯現出“天子坐明堂”時的皇家氣象;《云中八景》把《大同府志》一書記載的“云中”(大同古稱)佳境“魏陵煙雨,石窟寒泉、采涼積雪、寶塔凝煙、玉橋官柳、雷山返照、鳳臺曉月、桑干晚渡”一一展現,猶如一幅《清明上河圖》,描繪出古城的城市面貌,再現了1600年前皇城帝都的磅礴氣勢和繁榮景象,還有《邊塞古韻》中的左云長城,《恒宗圣境》中的渾源風采,《云岡樂舞》中的飛天樂伎,《絲路云岡》中的巍巍大佛,處處彰顯出古都大同渾厚、悠遠的氣勢和韻味。在春節的喜樂氛圍中,暢游大同古城,看彩燈、觀盛景,穿越千年歷史,感受大同文化脈動,那份春風拂面、春意滿城的體會,真是讓人陶醉而難忘。
“升鍋啰!過年啰!”古都燈會的又一個高潮是每晚在南城墻關城西耳城下、萬眾矚目的純手工傳統巨型木炭銅火鍋“王府升鍋宴”開吃。以木炭為燃料的單體銅火鍋,高五米多、直徑近四米,一鍋就能裝2000多斤食材,供1000人同時用餐,不論體量還是容量都是奇觀。“升鍋”是舊時大同市井坊間對大同老火鍋的叫法,從明代就開始流傳,與“升官”諧音,象征著紅紅火火、升官發財,而在如今的古都燈會上,“升鍋”被賦予了“升騰希望、升騰幸福”的新的吉祥寓意。“王府升鍋宴”火鍋由大同知名廚師掌勺烹制,按照明朝代王府什錦火鍋的品種選擇食材,有正宗的大同牛羊肉、雞塊、丸子等葷菜,也有大同黃花、香菇、干豆角、凍豆腐等素菜,并有精心調配的秘制老湯。游客們聞著香味趨之若鶩,火鍋師傅們從升鍋內將食物舀到盆子里,開始裝碗,現場觀眾一起品嘗這熱氣騰騰的美食,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因為大家知道,這火鍋里裝的不僅是美味,還是十全十美的吉祥寓意,是紅紅火火的日子,是升騰的美好希望。
點亮中國年,燈映大同城。古都大同,總是令人依依相戀;新春佳節,總是叫人心心念念。大同古都燈會,以其絢爛奪目的文化光芒,展現出大同精彩無限、活力勃發的文化魅力,讓世界看到一個大不同的大同。這不是一場普通的燈會,而是還原了我們原本最熟悉的年味兒,讓人們感受到一個祥和、美好、輝煌、動人的大同世界。(白晉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