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是中國近代革命先驅者之一,國民黨的主要籌建人。他在民主共和政體的建設,以及同袁世凱為代表的封建專制勢力的斗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不過,在致力于建設民主共和政權、大力宣傳革命宗旨之前,宋教仁還完成過一件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大事。
日本密謀侵吞中國東北領土
吉林省長白山東南有一塊土地,歷來屬于中國。然而日本很早就覬覦這塊被他們稱之為“間島”的土地,企圖將“間島”作為向中國擴張的跳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895年甲午戰爭后,日本取得了朝鮮半島的控制權。他們鼓勵朝鮮人大量越界開墾,并利用報刊大造輿論,制造出所謂的“間島問題”,硬說“間島”是“朝鮮的屬地”。此后,日本在朝鮮的殖民當局向該地派出警察并設立派出所。同時,日本軍方組織“長白山會”為侵吞“間島”偽造證據,蓄意混淆邊境地理概念,旨在證明“間島”是很久以前“寄存”在中國的土地。
從當時的情勢來看,“間島問題”只不過是日本帝國主義為侵略東北邊疆而蓄謀制造的一個借口。如果一擊得手,那么東北很有可能等不到九一八事變,就會淪入敵人之手。
宋教仁
假扮日本人打入“長白山會”
1907年春,身為同盟會的革命志士,25歲的宋教仁前往東北聯絡當地的反清武裝力量“馬賊”,策動他們一起推翻清政府。但是剛到東北不久,宋教仁就從朋友那里得知了“日本密謀侵吞中國東北領土”的消息。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雖然清朝必須推翻,但日本人是必須首先解決的威脅。宋教仁馬上聯系了日本友人片山潛,憑借片山潛的幫助偽裝成一名日本人,化名貞村后打入“長白山會”。
宋教仁曾經就讀于日本東京政法大學和早稻田大學,會說一口流利的日語,加上他頭腦靈活、身手敏捷,善于隨機應變,很快就取得了“長白山會”的信任。潛伏期間,宋教仁進行了充分的實地考察,繪制地理圖冊,搜集第一手資料。最重要的是,他把“長白山會”制造的全部偽證拍照記錄下來,并且把“長白山會”制造偽證的過程描述得十分詳盡,真正做到了“有圖有真相”。
寫成6萬字著作《間島問題》
搜集完證據后,宋教仁找機會逃離“長白山會”,專門前往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圖書館研究相關史料。在研究論證過程中,宋教仁翻閱了大量中日古籍善本,還托朋友在朝鮮漢城圖書館查詢相關古籍資料和圖冊記載,所有資料均一一拍照記錄。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無數個日夜趕工,宋教仁收集到了中國、日本、朝鮮三個國家關于延邊州所有的古籍資料。
通過這些古籍資料提供的大量歷史文獻,宋教仁證實了“間島”和朝鮮沒有歷史關聯,和日本所謂的“寄存”土地更是沒有絲毫關系。他將所有的資料和事實都寫進了《間島問題》這本6萬字的著作中。
書中以嚴謹的邏輯、令人信服的證據,從語言學、國際法、歷史、地理等角度,就“領土主權的歷史”“自然的地勢”“境界的條約”幾個方面,論證了日本人所指的“間島”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宋教仁在這本著作中特別善于利用自己豐富的國際法知識。按照當時全世界關于國家版圖或領土的國際法,國家版圖之界定有兩種方式,一為本來取得,一為傳來取得。所謂本來取得,有增殖、時效、先占三者;所謂傳來取得,有交換、贈與、割讓、買賣、合并五者。日方口中的“間島”,是唐朝中葉時期,唐軍戰勝通古斯人之后取得,它歸于中國的歷史已經長達1000余年。
唯一被慈禧認定為亂黨又平反的人
《間島問題》書成后,日本當局深恐清政府以此為據,戳穿其編造的偽證,就想通過離間計勸說宋教仁不要幫助迫害他的清政府,又以巨款購買該書版權。但宋教仁富貴不淫,拒賣書稿,以民族大義為重,向清政府提供了有關資料。1908年7月,中日就“間島”問題進行交涉。清政府因有宋教仁的書稿,使日方制造的謊言和偽證難以成立,被迫放棄侵吞陰謀。
為表彰宋教仁“‘孤膽書生’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功績,袁世凱特地致電駐日公使館贈送宋教仁2000日元,卻被宋教仁婉拒。袁世凱還將宋教仁的英雄事跡匯報給了慈禧。慈禧得知此事后也甚為感動,隨即發出取消對宋教仁的通緝令的指示,宋教仁也因此成為當時唯一被慈禧和清政府認定為亂黨卻又平反的人。
雖然“間島”地區主權的捍衛并非全賴宋教仁《間島問題》之功,但這本書在中日“間島”談判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革命志士宋教仁25歲那年為中國領土的完整所作出的杰出貢獻,值得后人銘記。
(潘聞起,作者單位:民革寧波市委會)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