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隨著我國法治進程的加快,人民群眾法治意識不斷提升,后發地區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有所提升。但在調研中發現,后發地區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受制于教育水平相對較差、交通網絡發展力度遲緩、未成年人缺乏親情陪伴等各種因素,距離人民群眾的期待仍有很大差距。
建議
嚴厲懲治和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將懲治結果定期向社會公布,將各部門在履職過程中的問題以檢查建議的方式予以反饋并督促整改,實現辦案理念從“治罪”向“治理”轉變。深化社會支撐體系建設,激發各民主黨派、團體、企業等社會力量融入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全鏈條,及時引入專業力量,集智聚力,靈活服務方式,為后發地區未成年人定期開展專業心理健康輔助教育和救援康復治療,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更加專業化、規范化、社會化。及時構建未成年人保護大數據體系以及數字檢察未成年人數據體系,借助科技手段發現后發地區未成年人在出入場所監管、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監護中存在的問題。明確責任主體,財政保障到位,明確教育主管部門、民政、衛健、稅務、財政、學校等相關單位社會支撐體系的主體責任,將工作推進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鄒鑫)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