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 ( 2023 年上 ) 》 ( 以下簡稱《報告》 ) 。
(相關資料圖)
《報告》顯示,截至 6 月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 25.34 萬億元,全年累計新發理財產品 1.52 萬只,募集資金 27.75 萬億元,為投資者創造收益 3310 億元。
此外,上半年理財投資者數量維持增長態勢,截至 6 月末,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 1.04 億個,較年初增長 7.24%。同時,今年來銀行理財收益率回暖,上半年各月度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達 3.39%。
存續規模 25.34 萬億元
2023 年上半年,理財產品整體收益穩健,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 3310 億元。
產品方面,上半年共有 225 家銀行機構和 30 家理財公司累計新發理財產品 1.52 萬只,累計募集資金 27.75 萬億元。截至 6 月末,共存續產品 3.71 萬只,較年初增長 6.88%,存續規模 25.34 萬億元。
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再進一步。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 24.31 萬億元,占比 95.94%,較去年同期增加 0.85 個百分點。
具有低波穩健特征、申贖便利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為銀行理財市場主要產品,規模占比繼續上升,截至 6 月末存續規模為 24.11 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增加 1.32 個百分點,升至 95.15%。混合類產品存續規模 1.11 萬億元,占比 4.38%,較去年同期減少 1.52 個百分點。
與去年底相比,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由 27.65 萬億下降至 25.34 萬億。東興證券研報指出,受去年末債市波動影響,理財產品破凈導致個人投資者風險偏好降低,一季度尚未完全恢復,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繼續收縮。二季度以來存續規模已有所回暖。此外,6 月末部分理財產品到期沖存款對規模也有一定影響。
" 考慮到存款利率下調或提升居民理財需求以及三季度理財沖存款力度往往下降,預計三季度理財規模有望延續二季度回升態勢。"
此外,從投資收益情況來看,上半年各月度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 3.39%(平均收益率為統計期內每個月收益率的算術平均值),較 2022 年 2.09% 的各月度平均收益率水平顯著回升。
投資者數量突破 1 億
上半年,理財公司不斷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銷渠道,積極參與財富管理市場布局。
報告顯示,從代銷渠道拓展情況來看,上半年理財公司理財產品由母行代銷金額占比進一步下降。剔除母行代銷的情況,理財公司合作代銷機構數量逐步上升,6 月有 417 家機構代銷了理財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較年初增加 89 家。
在此背景下,銀行理財投資者數量持續增長。截至今年 6 月末,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 1.04 億,較年初增長 7.24%,同比增長 13.41%。其中,個人投資者數量新增 679.06 萬個,機構投資者數量新增 21.38 萬個。
從結構上看,理財市場仍以個人投資者為主,數量 1.03 億個,占比 98.87%;機構投資者數量 117.33 萬個,占比 1.13%,機構投資者數量占比略有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理財投資者整體風險偏好趨于兩極化發展,風險偏好為一級(保守型)和五級(進取型)的個人投資者數量占比較年初有所增加。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當前理財客戶整體風險偏好依然偏低,但高風險偏好客戶占比的回升,有助于后續理財公司更好發揮多資產、多策略的配置優勢,進一步豐富含權理財的產品譜系。
每日經濟新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