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三達膜披露了2022年年度報告。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59億元,同比上漲9.42%;歸母凈利潤2.18億元,同比下滑11.82%。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去年的營收雖然出現了增長,但凈利潤卻出現了下滑。是什么原因使三達膜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狀況呢?
(相關資料圖)
對于公司凈利潤的減少,三達膜表示,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材料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公司采購成本相應增加,以及對聯營企業的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所致。
三達膜成立于2005年,早在2014年4月,三達膜就向證監會報送了首版招股書,一度擬登陸上交所主板。但直到2019年,三達膜才最終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陜西省延安市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公司核心技術主要包括膜材料研制與組件生產、膜軟件及設備應用解決方案和水處理相關技術及解決方案,核心技術均來源于自主研發。
根據年報,2022年1至12月份,三達膜的營業收入構成為:膜技術應用占比47.81%,水務投資運營占比38.91%,建造收入占比13.29%。
“需要關注的是,公司自2019年上市以來,雖然近年來營收均有增長,但利潤卻始終沒有超過2019年的盈利水平,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表示。
梳理三達膜上市以來的歷年年報,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7.42億元,歸母凈利潤2.77億元;2020年,公司實現營收8.76億元,同比增長18.12%,但歸母凈利潤卻同比下滑19.82%,為2.22億元;2021年,公司營收同比大幅增長31.29%,達到11.51億元,凈利潤也相比2020年也出現了11.41%的增長,為2.47億元,但未達到2019年的盈利水平。2022年,公司營收繼續實現增長,但利潤相比2021年再次出現下滑。
“在營收不斷增長的同時,公司的凈利潤卻出現下滑,說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下降。”屈放表示。
根據2022年年報,三達膜的毛利率為30.41%,凈利率為17.73%。2021年,其毛利率為32.21%,凈利率為21.73%,2020年,毛利潤為37.14%,凈利潤為25.57%,2019年,毛利率為41.3%,凈利率為37.52%。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三達膜的毛利潤和凈利潤從2019年上市以來,持續下降。
“行業競爭加劇,產品競爭力下降、銷售結構變化低毛利產品占比過大等都會導致毛利率的下降,這也是出現增收不增利的因素之一。”一位不愿具名的財稅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此外,企業的費用增長速度高于銷售收入的增長、非經常性收益下降等都會導致增收不增利情況的出現。”上述人士建議,企業應就這種“豐產不豐收”的現象進行有效分析并加以改善,以達到收入和利潤同步增長甚至利潤的增長速度高于收入增長的理想狀態。
在屈放看來,三達膜目前在隔膜行業已形成完整產業鏈,伴隨著新的水質標準的出臺,未來將淘汰掉40%的陳舊設備,同時我國目前的膜法水處理市場份額僅占全國總處理規模的3%,因此未來市場空間巨大。除了生活用水處理外,海水淡化,工業廢液處理都給膜法水處理帶來廣闊空間。公司在水處理中不僅擁有全產業鏈的設備生產能力,同時針對個性化的膜法處理模式有一套自身的研究處理方案。對于公司來說,作為一家科技公司,公司如何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公司產品的附加值,推動毛利潤的提升,是今后關注的重點。
三達膜也表示,膜技術應用和水務投資運營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尤其是膜技術應用行業下游應用領域廣泛且非標準性要求突出。行業內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必須進行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未來將會出現性能更好、使用壽命更長或成本更低的新型膜材料。公司如果不能進行持續的技術創新或創新不足、無法跟進行業技術升級迭代,可能會受到有競爭力的替代技術和競爭產品的沖擊,將導致公司的產品無法適應市場需求,公司的經營業績、盈利能力及市場地位將會面臨下滑的風險。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