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爾林兔鎮地處北部風沙草灘區,地勢平坦,依托獨特的區位優勢,這里的大部分人們以種養殖業為生。近年來,神木市產業政策優化,大力發展整村推進示范項目,引進西蒙特爾牛和陜北細毛羊,推行標準化圈舍、草棚、青貯窖改造,不斷提高養殖能力,提升養殖效益。
記者來到爾林兔鎮廟壕村,看到養殖人員正在給牛舍里的牛喂飼草料,這些牛都歸村里的養殖大戶陳蘭英所有。她已經養了5年牛,從開始的100余頭,到現在的340余頭,養殖規模越來越大,收入也比之前提高了不少,這都得益于政府的惠民政策。“我們去年賣了100多頭,買了100多頭,一頭牛賣了23000元至24000元,生下小牛仔,一頭給我們補2000元。政府幫持我們,越養越有信心。”陳蘭英向記者介紹道。
廟壕村占地55000多畝,很適合養殖,從2021年開始,廟壕村推進31戶養牛戶,2022年持續推進29戶,喂養的西蒙特爾牛主要銷往全國各地,其中河南深圳居多。目前全村養牛戶整體達到700多戶,1400多人。
廟壕村黨支部副書記張鳳崗介紹道:“去年我們養殖戶平均每戶收入在15萬元左右,村民看到利潤非常可觀,我們村里養牛戶的積極性非常高,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整村推進行業,壯大集體經濟。”
廟壕村以養牛為主,不遠處的依肯特拉村養羊規模則居全鎮最大。2021年,神木市開始發展整村推進肉牛羊養殖,依肯特拉村村民白蘭柱很是激動,當即就決定加入養殖隊伍,并在政府的補貼下,修建了標準化圈舍、儲草棚、青貯窖。同年9月,就買回來羊子,并在2022年春天又買了十幾只母羊和羊羔,目前,大的羊子有43只,繁殖了30余只小羊羔。“根據我這個養羊情況來看,發展趨勢還可以,我準備繼續養,把羊養好,保持繁殖母羊在50只左右。通過這2年養羊,按照收入來看,一只羊保持在1300元左右,一年能收入2萬多元錢。”白蘭柱說道。
看到政府發展養殖畜牧業政策利好,村里也有人通過養羊掙到了錢,原本在外經商的楊樹樹,考慮到自己年紀已大,就于2022年秋天回村發展養殖業。
楊樹樹說:“我和兒子2戶,一共買了42只羊,40只母羊,2只公羊,政府給我們每戶補貼74000元,大力支持農民發家致富,搞好養殖。”
從2021年開始,依肯特拉村肉羊整村推進43戶,引進羊子900多只,經過一年的喂養,整村推進項目得到了廣大村民的認可,每戶在養羊收入上增收兩萬元左右,2022年,村里推進養殖戶119戶。
駐村第一書記趙建華表示,通過2年的發展,依肯特拉村整村推進的養殖戶已經占到了村內居住人的95%左右,現在整體上羊子達到了8000只左右。
截至目前,整村推進肉牛羊示范項目已經覆蓋爾林兔鎮12個行政村中的8個,16400人。爾林兔鎮畜禽存欄數量中,豬有13000頭,牛有8000頭,羊有13萬只,雞有5000羽,其中2021年至2022年整村推進牛1780頭,2019年至2022年整村推進羊8200只。截至2023年2月下旬,神木市足額兌現三年獎補資金1.6億元,農業總產值突破50億元,成功入選全省首批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