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幸福之城是什么模樣的?
是風景秀美的,是宜居宜業的,更是平安和諧的。
今朝神木兒女不僅把構建和諧精致的幸福之城當做心中愿景,而且投身其中,主動成為社會治理的主體。
(資料圖)
人民安居樂業、社會長治久安,離不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建以來,神木市以“爭創第一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標桿城市”的目標,以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大膽探索實踐,創新思路舉措,全力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再上新臺階。如今,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融入城市的每一處角落、每一個市民。
自治強基激發社會治理活力
一直以來,神木市以堅持實施精準化服務為導向,加強硬件建設、優化軟件服務,聚力破解制約基層治理效能提升的突出問題,最大限度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市、鎮街、村社區三級綜治中心全部按標準建成。截止目前,市域社會治理指揮平臺、信息平臺、善治神木 APP 、微信小程序隨手拍正式投入使用,在市指揮中心、8個鎮街、22個社區的三級試運行使用過程中,運行狀態穩定,事件上報處置及時,有效提升了基層工作效率。綜治視聯網在市、鎮街、社區三級全覆蓋,196個行政村建設任務基本完成,除極個別鎮街、村(社區)網絡尚未連通外,其他應覆蓋點位都能實現全天候事項調度。
同時,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全面優化和規范全科網格員的服務管理工作,對1896名全科網格員及其他工作人員開展專業培訓,使其掌握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質效,不斷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加強和規范重點人群管理服務,配套研發了一套單機版系統神木市重點人員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定期開展走訪,及時對數據庫進行更新,通過系統對各類人員實現動態跟蹤管控,為群眾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做實“周例會” 激活“大治理”
濱河新區街道新元社區以周例會為契機,匯報、分析、落實動態工作,以“走心為民、用心愛民、真心幫民”為出發點,全面推行“周例會、展風采”網格管理機制。
“老人比較節省,喜歡把廢品堆放在安全通道,可真存在安全隱患需得整改。”在周例會上,大家相互交流工作,在探討交流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法,通堵點、除難點、解痛點,集思廣益解決好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
現在,新元社區網格員“周例會”已成為該街道各網格之間交流工作經驗的“微講堂”,也是網格員接受新任務、新挑戰的“點將臺”。該社區將持續做好網格員“周例會”工作,不斷提升網格員專業服務能力,建設一支思想先進、本領過硬、不斷學習的網格隊伍。
據悉,濱河新區街道新元社區不斷探索創新社區管理新模式,優化組織設置,轉變服務模式,構建網格化管理體系,推動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組織架構、工作力量、運行機制等方面著手,扎實推進社區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初步形成了“規范化陣地建設、網格化治理機制、智慧化技術支撐、多元化服務項目”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西溝街道堅持把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多措并舉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通過強基礎、美環境、樹產業,不斷加快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建設步伐,努力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住在干凈舒適的環境里,人的心情都要舒暢得多。”“街道很重視環境衛生整治,我們也要學會保護和愛護治理成果,為建設美麗家園貢獻力量。”……該街道四卜樹村村民發自內心的聲音,就是對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最高評價。
該村以街道環境衛生“三整治、三提升”“八清一改”等清潔活動為契機,將全村轄區環境衛生工作納入街道環衛所統一管理。采取分區域、分路段對204省道兩側、上榆樹峁工業集中區、四卜樹近郊農業示范園、村道路兩旁綠化帶內白色垃圾、居民點房前、屋后的垃圾、背街小巷進行集中清理。建立了環境衛生管理的長效機制,做到專人管理、專人清掃、專車清運、定時保潔。把環境衛生整治與農村基礎建設結合起來,把道路建設與清理私搭亂建、私堆亂放、垃圾清理結合起來,對垃圾傾倒點、堆放場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同時,加強對農民群眾的健康衛生知識教育,引導廣大群眾建立起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真正落實環境衛生整治有機構、有人員、有設施、有責任、有效果。
該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是一項民心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將持續由黨支部統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常態化開展農村衛生整治,讓各村組整潔干凈,讓農民在花園一樣的環境里生活,安居樂業,推動基層治理體系現代化試點創建工作。
風起潮涌好揚帆,砥礪奮進再啟航。神木市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結合轄區有城區、有園區、有鄉村的特點,分類指導,全域推進市域社會治理機制,切實提高市域社會治理系統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探索出富有神木特色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之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