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以前看病跑市區、排長隊,一個來回就是一天,沒想到現在城里的醫生到我們家門口來了。”家住浙江省嘉興海寧市黃灣鎮的徐大娘因腸胃不好,需每月跑兩趟市中醫院。但就在前兩天,徐大娘沒想到在鎮衛生院遇到了自己的主治醫生孫偉,看病再也不用往城里跑,她臉上樂開了花。
原來,考慮到黃灣鎮地處經濟開發區,外來人口多,距離市區較遠,農工黨海寧市基層委員會組織市中醫院支部專家醫生定期坐診黃灣鎮衛生院,并成立了“同心共富”實踐基地,把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至基層衛生院,打通醫療服務“最后一公里”,將健康帶到黃灣鎮居民群眾的“家門口”。
“從‘病人跑’變成了‘醫生跑’,以一名醫生一天看診30個人來算,醫生跑一趟就可免去30名病人來回奔波的勞累?!鞭r工黨海寧市基層委員會主委魏國強介紹,農工黨黨員醫生“自找麻煩”是農工黨海寧基層組織探索服務定點化、項目化、常態化、規范化“四化”體系里的一滴“小水珠”。“30多年來,農工黨海寧市基層委員會堅持不懈地開展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的醫療社會服務,醫療社會服務實現了從有到優、從單調到豐富、從小范圍到大格局的演變?!?/p>
原海寧市中醫院副院長、嘉興市名中醫曹建春也是一名農工黨黨員。為了保證對每一位病人的看診質量,曹建春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坐診時限號30人。但由于前來看病的人太多,這個規矩不斷被打破。
“病人們很關注專家坐診日期,加號是常有之事?!秉S灣鎮衛生院醫生說,不少患者是從周邊其他鄉鎮趕過來的,“同心共富”實踐基地的名氣越來越大。
據了解,除了送醫下鄉,農工黨海寧基層委員會還開通“同心”名醫堂,每月舉辦一場健康養生講座。當地中醫內科、心內科、腫瘤科、婦產科等多個醫療領域專家輪流走進直播室,以現場講座和咨詢問診相結合的方式,把健康養生知識傳遞到群眾中去。截至目前,講座已開近30場,受眾超十萬人次。
“以社會服務為抓手開展送醫下鄉活動,既凝聚了黨員,又為群眾送去了健康,實現了雙贏。”魏國強介紹,隨著各項活動的常態化開展,農工黨海寧市基層委員會的社會服務工作贏得了廣泛認可。(周志偉 余靜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