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日前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指出,擴大康復和護理等接續性服務供給。康復和護理服務是“醫養結合”體系整合的重要舉措,護理院、康復療養機構等是養老機構與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的重要補充,有利于全面推進老年人醫療照護、家庭病床、居家護理等服務可及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健康中國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開辟了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人民健康。我國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與可及性顯著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率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看病就醫負擔不斷減輕。而康復和護理是公共衛生服務的薄弱環節,提升這類接續性服務供給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對滿足群眾全方位全周期健康需要,促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意見》指出,要通過支持醫療資源豐富的地區將部分公立醫療機構轉型為護理院和康復醫院、支持社會力量舉辦等方式,增加康復、護理等專科醫療機構數量,完善接續性服務體系,擴大康復醫療、老年護理、殘疾人護理及營養支持等服務供給,規范社會辦醫發展。從經濟支持的層面來講,未來要進一步推動康復護理等專科醫療機構的高質量發展,應結合投資、財稅、產業等細分領域,多措并舉。
放寬市場準入。各地要統籌考慮多層次醫療需求,制定完善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改善規劃調控方式,優化配置醫療資源,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為社會辦專科醫療機構配置大型醫用設備,可合理放寬規劃預留空間。在審批該類專科醫院等醫療機構設置時,將審核重點放在人員資質與技術服務能力上,在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動態調整相關標準規范。
促進投資與合作。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康復、護理等專科醫療機構,引入戰略投資者與合作方,加強資本與品牌、管理的協同。加強各類資源整合,支持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培育高水平、規模化的醫療集團。允許部分公立醫療機構根據規劃和需求轉型為護理院和康復醫院,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新的專科醫療機構。
加強財稅和投融資支持。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全面落實社會力量舉辦康復、護理機構的稅收優惠政策,對社會辦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按規定免征增值稅,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支持政策,積極發揮金融對健康產業的支持作用。
積極發展大健康產業,統籌完善社會辦康復、護理專科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管理。增強相關領域的產業投資力度,加大對專科醫院醫保報銷政策傾斜,不斷提高康復、護理醫療保障水平。同時加強對產品的研發,提升商業保險公司進入該領域的驅動力。 (鄧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