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因多次從臺灣地區輸大陸番荔枝中檢出大洋臀紋粉蚧等檢疫性有害生物,為防范植物疫情風險,大陸海關自2021年9月20日起暫停臺灣地區番荔枝輸入。
(資料圖)
此前圖片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臺東縣長饒慶鈴等人士多次向大陸有關方面表達恢復臺灣番荔枝輸入大陸的強烈愿望,并組織業者進行整改,改善產品品質,確保輸往大陸番荔枝安全。近期,臺東縣方面提供了部分業者的整改情況。
在綜合評估相關整改措施的基礎上,海關總署決定自6月20日起恢復臺灣地區番荔枝輸入,輸大陸番荔枝須來自獲得注冊登記的包裝廠和果園。
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愿意與島內有關方面共同努力,繼續為恢復臺灣農漁產品輸入大陸提供幫助。
此前國臺辦公開的圖片
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關于恢復臺灣地區番荔枝輸入大陸的通知
動植檢函〔2023〕15號
廣東分署,各直屬海關:
因多次從臺灣地區輸入大陸番荔枝中檢出大洋臀紋粉蚧Planococcus minor等檢疫性有害生物,海關總署自2021年9月20日起暫停臺灣地區番荔枝輸入大陸。經綜合評估臺灣果農整改措施,現決定自2023年6月20日起恢復臺灣地區番荔枝輸入大陸。輸大陸番荔枝須來自獲得注冊登記的包裝廠和果園,相關企業名單已在海關總署網站公布。
各海關自2023年6月20日起恢復受理臺灣地區番荔枝報關,并依法依規實施檢驗檢疫。同時,請及時將上述情況通知轄區內相關企業。
特此通知。
動植檢司
2023年6月20日
此前報道
此前,海關總署宣布暫停輸入臺灣地區番荔枝和蓮霧后,民進黨當局曾指責大陸方面“政治打壓”,“損害臺灣農民的利益”。
對此,2021年9月29日,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2020年以來,大陸方面多次向臺灣有關方面通報輸入水果不合格情況,提醒其加強源頭管控,但此類情況一直未得到改善。
為了保護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保護民眾的切身利益,暫停輸入臺灣地區番荔枝和蓮霧,科學合理、完全正當。海關總署已通過《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聯系渠道向臺方進行了相應通報。
民進黨當局把事關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民眾切身利益的必要暫停措施政治化,借機惡意抹黑大陸、煽動兩岸對立,完全別有用心,說明他們根本不想解決問題,絲毫沒有為臺灣農民著想的意愿,只會進一步損害臺灣民眾的切身利益。
來源:環球網、海關總署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