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擔任神木市迎賓路街道麻堰渠村第一書記以來,焦霆和隊員們深入村民家中,上門走訪,摸實情、訪民情,與群眾交朋友,細心傾聽群眾的心聲,認真收集群眾的需求和建議,一年多來,他為村里辦了不少實事,為鄉村振興“添薪加火”。
【資料圖】
一大早,焦霆就來到村里的互助幸福院與村民共同安置采購的生活物資,并了解當天的伙食安排,囑咐廚師提前處理食材,讓村里老人們吃上安全放心的飯菜。
當問到為什么致力于村內幸福互助院的修建時,焦霆說道:“因為村里留守老人居多,村民反應最大的問題就是吃飯問題,所以我們通過開展募捐活動,并與民政局、街道辦、慈善協會、民生慈善基金會等單位積極溝通協調,啟動了3個幸福院用來解決村民的吃飯難問題,讓村內所有老人都可以吃到方便的飯菜。”
人居環境是鄉村的一張名片,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標志。為了美化村組環境,焦霆通過向神木能源集團和慈善協會爭取項目資金,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使得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從而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焦霆說:“我們全方位的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對村組道路進行全面粉刷亮化,使得村組環境干干凈凈,道路墻面整潔,村內美觀程度得到了大力提升。”
此外,焦霆還積極幫助村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今年84歲的趙懷懷癱瘓在床,兒子趙興齊因照顧父親一直留守在村,了解到情況后,焦霆向醫護人員咨詢治療方式并幫助其購買治療藥物,每天入戶察看老人身體健康狀況,并囑咐村內互助幸福院送飯上門。
馬圈梁村民趙興齊說道:“焦書記來了我們村后,沒少幫助過村民,誰家缺這少那,他都能第一時間為我們想辦法進行處理解決,我們村民對他都特別的認可,是我們的好書記。”
焦霆做的實事還不止這些。村民們每逢春種秋收,村內老人及兒童有個頭痛腦熱,他都有求必應,盡己所能給予幫助,得到了鄉親們一致點贊。
炭窯峁小組長馮興烈告訴記者:“焦書記駐村以來,和村民關系處得非常好,能給村民辦好多實事,比如有的老年人有病他給買藥,聽力不好的他自己出錢買助聽器,真正想方設法為村民解決困難,解除疑難雜癥。”
產業興旺是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的關鍵所在,焦霆在了解到麻堰渠村自然條件和產業實際后,因地制宜,大力支持特色養殖產業和家庭農場發展。目前,村集體經濟養牛場現有 150頭牛,一年累計盈利達46萬元,并制定了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方案,進行平均分配并大力建設村內公益事業,提升村民幸福感。
養殖戶劉萬發說:“我們焦書記對工作相當認真,經常沒事就到我家坐下和我聊聊天拉家常,了解養殖具體情況,鼓勵我擴大養殖,今年我打算再多養些牛、羊。”
對接下來一年的計劃,焦霆說:“我們將繼續結合農業政策,向上爭取資金。同時,將為村民繼續啟動互助幸福院并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讓村里的老年人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此外,我們將全面推進土地流轉,為村內引進企業,進一步帶動我村實現經濟增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