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隨著對地觀測技術的發展,遙感數據空間分辨率、時間分辨率、光譜分辨率和輻射分辨率越來越高,為各級部門及時獲取信息,輔助決策提供了新的理念與手段,有效提高了監管治理效能。鑒于遙感技術在河湖生態安全中的獨特優勢,結合黃河流域(陜西段)河湖生態安全監管中精細管理和污染控制技術匱乏的現狀,建議:
構建以遙感監測技術為支撐的黃河流域河湖生態安全治理多級協同聯動監管機制。建立全省統一的黃河流域衛星遙感監測大數據中心,加速建設水環境和水文指標、土地覆蓋指標、空氣指標、地表能量變化指標、土壤指標、植被指標、經濟指標等融合的衛星遙感解譯河流環境關鍵參數算法與標準,形成服務各級監管部門的省級數據平臺。
組織科研力量與政府監管部門攻克衛星環境遙感領域黃河治理運用核心技術。建立以政府牽頭、相關高校和企業深度參與的河湖生態安全遙感監管產學研創新機制,加大對衛星遙感領域高端人才和一線技術人員的培養力度,形成科技創新與監管運用的動態迭代。
建立數據監管、分發共享和治理服務機制,優化跨市域尺度的黃河生態遙感大數據協同監測范式,在陜西省黃河流域省、市、縣三級監管部門實現遙感大數據協調共享,推動監測數據在電子政務一網通辦系統中的有效流動。
(作者:陳軍,系陜西省政協委員、民盟西安交通大學委員會副主委、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