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消費者吳先生反映,明明自己已經在快遞平臺中設置了禁止快遞入柜,但包裹還是經常被放進快遞柜。為此,吳先生曾撥打平臺官方電話?!爱敃r客服告訴我,因為我在購物時開啟了隱私號碼保護功能,導致平臺無法根據手機號碼禁止包裹入柜。如果不想包裹入柜,可以授權讀取‘我的信息’,以便攔截入柜?!眳窍壬|疑:為何拒絕服務,還需要授權讀取身份信息?
近年來,智能快遞柜在各大中城市遍地開花。智能快遞柜的出現,本應有利于打通快遞服務“最后100米”,還能夠大大節省快遞小哥的配送時間。但快遞柜出現后,也衍生了不少亂象。如快遞入柜,卻沒有與收件人打招呼;快遞送貨不上門;快件“被簽收”等。
2019年10月起實施的《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規定: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當征得收件人同意。收件人不同意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的,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應當按照快遞服務合同約定的名址提供投遞服務。
快遞是否入柜,不能給消費者出難題。這一事件也再次暴露快遞末端服務存在的嚴重問題??爝f行業陷入價格戰的泥潭,利潤越來越低,處于快遞行業“末端”的快遞員的收入也隨之減少,快遞員的勞動力變得越來越廉價,快遞服務質量也會相應下降,最終受到影響的還是廣大消費者。要打通快遞“最后100米”,強化末端服務,就要能推動末端服務規范化,加強對快遞企業等的監管力度,推動快遞業規范運行,保護好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