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紙巾刺客” 漫畫 王琪 作
近日有媒體報道,從山西到烏魯木齊游玩的朱先生在某連鎖餐館用餐,結賬時發現多了一筆餐巾紙費用,他表示不解,認為提供餐巾紙應該是餐館的基礎服務。該餐館工作人員則表示,該店餐巾紙一直都收費。
去年,“雪糕刺客”上了熱搜,隨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專項整治。然而,“雪糕刺客”才走,上述“紙巾刺客”又來了。這種讓人始料不及的“消費刺客”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
然而,不論是“雪糕刺客”“紙巾刺客”,還是其他“消費刺客”,都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從法律角度說,經營者這些行為屬于違法行為,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價格法第十三條也規定,經營者銷售、收購商品和提供服務,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明碼標價,注明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計價單位、價格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情況。經營者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2022年7月1日起施行的《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第六條則進一步明確規定,經營者應當以顯著方式進行明碼標價,明確標示價格所對應的商品或者服務。
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凈化消費市場,容不得“消費刺客”橫行。要切實提高商家玩“消費刺客”套路的違法侵權成本,需要消費者與監管部門、行業組織攜手共治。
首先,市場監管部門要強化日常監管,指導商家做到明碼標價,督促沒有落實明碼標價的商家及時整改,對拒不整改的商家依法處罰,同時暢通消費者低成本維權渠道。其次,行業組織要加強行業自律,引導、規范行業從業者依法經營,維護市場秩序。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消費者遇到“消費刺客”,一般由于金額比較小而選擇“寬容”或自認倒霉,與商家較真的人很少。因此,消費者也需要增強維權意識,面對“消費刺客”要選擇依法維權。(何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