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年來,“上門做飯”服務成為年輕人中的新風尚,有關該服務的App層出不窮?!吧祥T做飯”的出現,不僅解決了部分人或部分家庭沒時間做飯或不會做飯等問題,而且也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和收入問題??梢哉f,無論是于雇主也好,還是于代廚者也罷,“上門做飯”都是一種“雙贏”。但由于目前沒有平臺監管,“上門做飯”服務存在一定隱患。
“上門做飯”不僅要求“燒好菜”,更要求“保安全”。比如,即使代廚者能夠燒得一手好菜,但如果代廚者自身存有傳染病等健康問題,那菜燒得再好,也難保雇主“舌尖安全”??梢?,“上門做飯”亟須“行業規范”。
首先,相關職能部門應盡快制定“上門做飯”行業規范標準,包括健康證辦理、職業道德規范、個人衛生習慣養成、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提升、統一收費標準等,讓代廚者有“標”可依,對“標”服務,切忌各人各“標”,無序入行,給后續矛盾和糾紛的解決帶來一定的難度。
其次,相關監管部門應積極承擔起監管的主體責任,既要對“上門做飯”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嚴監管、嚴督查,又要對不合乎規范的“上門做飯”行為進行嚴規制、嚴處罰,不妨通過“黑名單”“停業整頓”,甚至“從業禁止”等多種處罰手段,倒逼其規范上門做飯服務,絕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憑“上門做飯”野蠻生長。
其三,雇主應對上門做飯人員進行嚴格把關,既要深入了解其個人衛生習慣、職業道德行為,又要全面查驗其健康證,切忌不聞不問不查就引“廚”入室,而給自身的飲食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帶來一定的風險隱患。
此外,“上門做飯”作為一種新興職業,亟須“公司化”“團隊化”管理,通過統一培訓、統一調配、統一收費,既讓“上門做飯”服務規范化、標準化,又給雇主提供放心、安心的“上門做飯”服務。如此,“上門做飯”這一新興職業才能走得好,走得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