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隨著聊天機器人ChatGPT火爆全球,國內也涌現了一批名字中包含“ChatGPT”的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產品。據報道,這些山寨產品的服務方式大多是先免費試用,一旦免費次數用盡就開始收取費用。
山寨ChatGPT產品的出現,是典型的市場投機,利用的是人們對于新生事物的好奇心理。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搜索方式和單一的AI體驗模式,公眾當然希望能事先體會一下使用效果。正是因為存在這樣的市場需求,山寨ChatGPT才有了可乘之機。目前各類山寨ChatGPT產品要么采取翻墻等方式當“二傳手”,要么根本就是在打著ChatGPT的幌子進行詐騙。對此,公眾應該擦亮眼睛、捂住腰包,避免上當受騙。
ChatGPT的出現,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一次突破。其背后的人力資本和經濟投入,顯然并非一般實力的小公司所能承擔。正因如此,只要看看那些產品的公司規模、公司實力,便可輕松識別是不是山寨。同樣對于那些打著ChatGPT旗號進行融資、圈錢投資的項目,我們亦需仔細斟酌,避免掉入別人的陷阱。
ChatGPT技術尚未完全成熟,距離大規模普及尚需時日。國內類似的產品要想迎頭趕上,也絕非一日之功。所以公眾嘗鮮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必跟著山寨ChatGPT產品起舞,否則只能上當受騙。同時,對于這些山寨ChatGPT產品、賬號,一味炒作ChatGPT概念,趁機斂財,涉嫌虛假宣傳和消費詐騙,市場監管部門應及時出手,對相關公司違規行為進行處罰。同時,網絡自媒體平臺亦應對惡意炒作ChatGPT概念的賬號進行管理,不給其作妖的機會。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