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天打卡4個地級市,刷出近十萬步數;從西安坐火車到北京展開33小時速游,一天轉8個景點速戰速決;利用周末兩天時間暢游喀什,周一及時趕回學校上早課……最近,在短時間內密集打卡景點的“特種兵式”旅游引發關注。對此,有專家分析,可能有一定的“報復性旅游”心態,但是良好的身體素質也為高強度旅行提供了支撐,而且不住宿低成本旅游對于大學生來說,性價比很高。
但也有網友為此感到困惑不解。這種或熬夜暴走“刷景點”,或動輒一個多小時就刷完一座省博的趕場式旅游,與其說是在體驗城市、品味城市,不如是說是主打一個“去過”,或追求一種感官刺激、味蕾享受。
雖說這種“特種兵式”旅游無法達到深度游的效果,但也不難理解這份選擇背后的邏輯。不少大學生表示,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過去幾年的假期,他們不是泡在學校圖書館里,就是窩在寢室里刷題、刷短視頻。而如今,疫情形勢不斷好轉,加上春光正好,正是策劃一些可行性強、能說走就走的旅行的好時候。
由此可見,這種趕場式旅游更像是一種“狂歡”,幫助大學生釋放情緒和壓力,不如正視他們走出去的熱切需求,為年輕人特別是大學生群體創造更加舒適、便利的出游條件。當然也要提醒大學生的是,這樣高強度旅游不免存在一些安全隱患。作為高校,在不影響日常教學的前提下,也應多多鼓勵學生去自由地探索世界。(王志順)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