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問題是關系到千千萬萬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社會問題。由于部分商家在標簽上故弄玄虛或為提高商品利潤弄虛作假,再加上普通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監督難等原因,現階段,我國食品行業仍存在一些安全風險和隱患。
建議
商家要注明商品信息,在商品包裝上注明商品配料表,提供每種商品的配料表解析,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要在店內醒目處張貼舉報渠道,便于群眾行使監督權。加大科普宣傳力度,擴大宣傳面。一方面,開設相關活動,如在社區、學校設立“食品安全周”、發放宣傳手冊、進行健康科普講座等;另一方面,擴大宣傳渠道,在電視、電臺等傳統媒體或新媒體平臺上播放有關食品安全的公益廣告、宣傳信息等。食藥監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可以增加巡查人數和次數;加大處罰力度,對屢次發生食品安全問題的商家、企業采取黑名單制度,提升罰款金額;提高執法標準,指令商戶停售、銷毀或收回有關食品,追查問題來源,追究供應鏈條責任,并發布公報告知社會。(孫慧 焦禹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