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實施了制裁,但俄羅斯原油并不愁銷路,除了印度這一大買家外,兩大產油國沙特和阿聯酋也在積極購買俄油。
(相關資料圖)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原油消費國,它趁機大量采購俄油不足為奇,那沙特和阿聯酋為何也要進口俄油呢?答案是采購低價俄油用于本國消費,而兩國生產的原油則高價出口至歐洲。
大宗商品數據提供商Kpler的數據顯示,俄羅斯去年出口至阿聯酋的石油增長了兩倍多,達到創紀錄的6000萬桶。相比之下,俄羅斯去年出口至新加坡的石油僅增長了13%,至2600萬桶。
根據Kpler的數據,俄羅斯目前平均每天向沙特出口10萬桶石油,這相當于每年超過3600萬桶,而俄烏沖突爆發前幾乎為零。
由于西方施加的價格上限和其他制裁,俄羅斯出口原油中的旗艦產品——烏拉爾原油的價格要比布倫特原油低30%以上。
在石腦油、燃料油和柴油等成品油方面,海灣國家的套利機會更為明顯。市場數據提供商阿格斯(Argus Media)中東海灣產品部門主管Elshan Aliyev指出,俄羅斯石腦油和柴油的售價分別比海灣國家的同類產品低60美元/噸和25美元/噸。
Kpler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沙特增加了對法國和意大利的柴油出口,這兩個國家的汽車燃料以前主要依賴俄羅斯。
Kpler分析師Viktor Katona指出,沙特進口自俄羅斯的折扣燃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其國內市場的需求,該國得以釋放出大量柴油,出口至其他地區。
無視美國反對
據媒體披露,美國官員關注到了沙特和阿聯酋與俄羅斯的石油貿易,他們認為這破壞了西方制裁俄羅斯石油的初衷,即限制俄羅斯通過出口石油獲得的收入。
七國集團(G7)、歐盟和澳大利亞從去年12月5日起針對俄羅斯原油實施60美元/桶的價格上限。歐盟還從同一時間開始禁止進口俄羅斯海運石油。
盡管美國反對,但沙特和阿聯酋仍在進口俄羅斯的折扣石油,包括用于消費和煉油,并以市場價格出口自己的石油,從中賺取利潤。
值得一提的是,烏拉爾原油的價格正在接近60美元/桶的上限。
阿格斯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從波羅的海港口Primorsk和黑海的Novorossiysk運輸的烏拉爾原油價格約為每桶55美元。這一數字仍明顯低于全球石油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后者目前的價格接近85美元/桶。
(來源:財聯社)
最近更新